【摘要】在教学改革的深入施行下,教育行业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加。就地理学科而言,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进行了概括,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学生这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从而在显著提升学生地理学习质量的同时显著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养。以下本文将针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展开深入研究,以期为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地理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自然科学,是初中阶段新增设的一门课程。基于地理学科的特点所在,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较为吃力,并且学习质量普遍不高[1]。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入手,这不仅能是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所在,更是地理教学的趋势所在。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采用各类创新、高效的教学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在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良好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1.全面分析,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相关知识点的全面剖析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思维模式,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就初中地理学科的大多数知识点而言,普遍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其中以国家地理这一板块的教学内容综合性最强。在这一板块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并在学生体验情境的时候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进行知识点的分析,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五节《美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在美国牧场当设计师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的学习。在情境中学生需要根据美国牧场的地理环境特点,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天敌等多个方面去分析地理环境中的各个因素对畜牧养殖的影响。同时学生还需要在全面的分析中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牧场开发措施,以保障保护牧场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这一教学情境中,学生需要综合分析各类信息,并对各类信息进行综合的整理,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点,同时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
2.信息教学,深化学生的区域认知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下,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促进了教学事业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行业中是教学改革的要求所在,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所在,其生动形象的教学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进行知识的理解。而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
例如,在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气候有关的知识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的教学特点,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契合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气候”为学生展示各个地方的气候图,气候图具有鲜艳的颜色和明确的数据,能够让学生对这个地方的气候条件形成一个准确的认知。而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将不同地方的气候图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不仅能够深化学生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有效的区域认知。如此,教师通过应用信息手段来开展教学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
地理知识普遍具有综合性强和抽象性强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采用口头阐述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那么学生对于那些较为抽象的知识概念将很难理解[2]。由此,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在充分契合地理学科知识点教学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实践教学的手段来引导学生学习。这不仅能够形象化学生的知识理解,更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地理实践能力。
例如,在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对有关知识点进行理解教师可以开展一个模型制作的教学活动,即让学生契合章节重点知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模型制作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包括模板、沙子、土壤等,并为学生做出适当的知识讲解。然后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点的思考和小组讨论去动手制作,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的融入学生中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且在学生制作完毕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所制作的模型进行全面的点评。这样一个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4.把握时机,培养学生的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观念是地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和理念,其贯穿着整个地理学习的过程。因为在地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契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和风俗来进行,并且地理环境的变化对当地的人文风俗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其二者进行关联教学,在深化学生知识理解的同时良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地理观念。
例如,在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日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契合日本的地震环境对日本的一些建筑文化和当地风俗进行详细的讲解。如此,不但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还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良好的人文地理观念,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学习之中。
5.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加以高度重视,并通过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积极转变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全面分析、信息教学、实践教学等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良好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实践能力以及人文地理观念等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何静. 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C].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2020,12(20):481-483.
[2]袁媛.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