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王凯结
[导读] 初中数学教育中二次函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摘要:初中数学教育中二次函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学习效果会对学生的成绩造成直接的影响。在具体教育中,为了使得学生更好学习二次函数知识,初中数学老师应当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各种教育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掌握、运用二次函数,论文针对这方面进行剖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  二次函数  教学策略
前言: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关键,它充分发挥了数形结合思维的特点,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二次函数的认知,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不小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因为二次函数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十分艰难,因此,老师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更有效的学习二次函数。
一、创造愉快轻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假如在教育过程中,老师的课堂气氛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有所下降,极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下降,甚至因此出现抵触心理。抵触心理在初中教育过程中十分普遍,特别是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因为,数学学科本身就十分难学,而且二次函数还是数学教育之中的关键,学生在遇到问题过程中,也没有足够的兴趣去解决问题,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成绩。因此,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借此来提升数学教育效果[1]。
二、强化基础概念知识讲解
        基础概念知识是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的前提,同时也是学生解决难题能力的关键,在教育过程中,为了全面提升二次函数教育质量,老师应当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相结合,加强基础概念知识的讲解。在过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育过程中,老师一般都是简单的阐述一下基础概念知识,之后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这就导致学生对于基础概念知识的认知十分苍白,无法掌握到其中的精华,无法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所以,在二次函数课堂教育过程中,老师务必加强对基础概念知识的讲解,使得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基础概念知识来处理问题。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思维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性十足的学科,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养成学生各项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育质量与学生的思维能力之间有着不小的联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正处于发展伊始阶段,因此老师还应当着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学习二次函数。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可以凭借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将抽象化的二次函数形象化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二次函数。比如在讲解二次函数y=a×2+b×+c的特性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将图像直接演示出来,同时指导学生观察a、b、c三个数值下,函数图像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得学生能够对二次函数的内容、图像规律有全面的认知。此外老师还可以要求学生绘画二次函数的图像,相较电脑绘图的区别,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
四、通过数形结合提升课堂质量
        在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育过程中,图像的作用十分高,通过图像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二次函数的理解程度,并且更加高效的完成解题。所以,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初中数学老师应当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灵活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指导学生在观察图像过程中找出对应的函数关联,同时凭借图像来解决有关难题。

初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育过程中讲解二次函数,可以为学生设计对应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二次函数的含义,同时通过自我观察、探究图像来提升自身的动手实践、思维能力。例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路,在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2与y=-2×2的图像,同时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异性,让学生在绘图、思考、对比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两者都属于二次函数,都是通过y轴为对称轴,坐标原点是定点,都是抛物线图像,差异点是一个开口朝上,最小值是顶点;一个开口朝下,最大值是顶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于二次函数的认知会更加深刻,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运用二次函数来应对难题。
五、强化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数学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二次函数过程中,还应当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来提升自身的合作探究能力,且凭借小组合作还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例如在教育中,老师可以分别画出二次函数y=x2、y=x2+1、y=x2-1的图像,之后让学生根据这几个函数,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探究这些二次函数之间的关联。当学生完成探究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再对函数 y=a(x-h)2、y=a(x-h)2 +k的图像关系进行探究,学生通过多次小组合作就会了解到当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一致时,其中函数图像开口大小、开口方向是一致的,也就是指函数y=a(x-h)2+k的图像在函数y=a×2图像平移之后所得出的,此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结果的基础上,总结二次函数的增减性等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凭借函数图像形状来精准的判断二次函数中a、b、c的值等与之对应的代数符号意义,使得学生学习质量得到不小的提高,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还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2]。
结语:总的来说,在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二次函数是十分关键的教育环节,同时也是开展数形结合的关键性一步。初中数学老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知识过程中,务必改革自身的教育理念,通过现代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掌握二次函数知识,同时养成学生图像观察、绘图等能力,使得学生在数形结合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二次函数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新星.初中数学中“二次函数”的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7,(64):106.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7.64.098.
[2]周卫娟.初中数学中“二次函数”的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7,(2):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