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申秀玲
[导读] 小学阶段对于每位学生来说,都是打好学习基础
        摘要:小学阶段对于每位学生来说,都是打好学习基础,掌握基础技能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们必须要合理利用这个阶段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来对他们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在整个小学阶段都是比较有难度的一个问题,学生的自身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对他们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问题对策
       
        新课标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们必须立足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能够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情况出发,来为他们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同时还需要借助现代教学设备和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小学生得到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必要基础。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
        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联系,离不开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而且寻找解题思路和突破口的过程,也是需要运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们进行思维能力的良好培养。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现存问题
        2.1教材编制存在制约性
        目前根据我国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实施情况来看,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当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可能会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不能够满足理想标准和要求。主要是因为目前思维能力教材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局限,小学教材当中的许多内容对于教师来说都是难以运用的,可能在编写和排版方面并没有进行很好的过渡,因此需要学生本身在思维方面进行很大的跳跃才能够达到学习的效果。
       
        2.2不符合学生的认知
        许多理论知识往往都是比较抽象的,会对一些数学概念进行简单的概括,这样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学生理解起来会面临很大的困难。
        2.3教师的语言表达和素质能力与学生的特质不相符
        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可能会将大部分教学中心放在数学题目的讲解上边,会要求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情况一概不知,对数学概念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还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而且没有对思维能力当中的语言和思维进行巧妙的联系,这样就会影响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情况。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
        针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思维能力不能够得到有效培养的几点问题,教师们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完善对策,为学生们进一步做好引导工作,帮助他们得到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和提升。


        3.1整合教材内容,培养思维能力
        教师必须要做好教学工作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在准备阶段必须要进行完整,而且详细的备课,这是促进教学工作得到顺利开展的首要前提,同时也是教师为学生构建知识学习桥梁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们在这个环节需要根据教材当中的内容和要求,来对其中涉及到的文本知识提前进行预习,从而能够确保自己在教学过程当中,能够运用口头语言来进行流畅而准确的表达。对于一些复杂数学概念的讲解,为了促进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知识,那么就需要教师合理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和技术,来为数学概念理论知识的理解降低一定的难度。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对数学概念知识进行动画演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帮助他们对这部分知识,形成比较深刻的认知。
        3.2结合学生特质,培养思维能力
        目前所采用的小学教材大部分都是以文本内容和图片内容的形式所呈现的,而且在数学概念理论知识的展示方面,大部分还是采用文本语言的方式,而且从整体来看具有跳跃性的特征,对于学生们来说,在理解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那么,就需要教师合理优化教学结构,结合这个阶段的学生本身具有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带领他们一同寻找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的加深记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由于教材内容的设置,教师会按照教材当中的顺序来对学生们进行知识的讲解。每一章节的内容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跳跃性。这样对于学生们来说,很容易遗忘前一章已经学过的知识,而造成这样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对知识构建比较完善的结构体系。那么教师可以借助找规律教学的方式,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小数计算,这一章节内容时,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是小数乘法和除法运算就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那么就需要联系小数加法与减法的主要特征和规律,带领学生找到两种运算方式之间的共性,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
        3.3注重情境创设,培养思维能力
        目前所采用的小学数学教材当中,许多概念理论知识都比较抽象,而且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这些概念知识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对于部分教师来说,可能会受到这些概念知识的影响,仅仅将认知停留在表面阶段,但是却没有考虑到数学知识的复杂性。教师在未来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能够从整体角度来为学生进行抽象知识的简单化,可以适当结合生活当中的情境或者例子,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向学生们进行呈现。比如在进行分数,这一章节内容的讲解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自主画饼,让学生们能够动手在纸上画一个大大的饼,然后教师需要为他们设计几个简单的分数,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图画的方式来表达这些分数。根据不同的分数,学生要对自己所画的饼进行不同份数的划分,这个过程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让学生自己对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进行联系和思索,从而得到思维能力的良好培养。
        4结束语
        总体来说,目前小学阶段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部分教师还没有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可能会影响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情况教师必须要充分准备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发现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们能够从复杂的数学问题当中发现存在的规律,从梳理数学知识点的过程当中,加深对各个部分概念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李克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7,(08):325-326.
        [2]樊丽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7,(05):124-143.
        [3]李秀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06)159-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