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学习英语的主要任务之一。读的技能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占重要位置。然后农村高中的学生由于其地域原因,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鉴于此,我校英语教研组尝试把英文报刊阅读作为一种资源来辅助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开发出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农村高中英文报刊阅读校本课程,并通过实践提出了一些实施办法。
一、引言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其中,阅读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因为阅读是现代人类社会认知的最基本方法,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手段。从高考的命题趋势来看,近几年北京英语高考阅读理解部分的五篇文章的阅读总量一直保持着递增的趋势,继续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这是阅读理解命题的必然趋势。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本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我校是一所处于距中心城区30多公里的农村示范性寄宿制高中,80%以上的生源来自于周边村镇,和城市学校相比,我们学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地处偏僻加上寄宿,大多数学生目前主要的英语学习资源是现行的人教版必修教材,虽然版本与内容都在不断更新,但相对来讲它们的素材存在更新缓慢、阅读量不足等问题。(2).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英语学习重视不够,致使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主动性及自主性皆不高。(3).在学校的评价体系调控下,部分农村英语教师还存在教学观念相对陈旧、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等现象,只重视学生学业成绩,忽略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忽视了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本末倒置的教学理念导致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学校,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反作用下产生的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有待改善。
鉴于这种现状和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我校英语教研组尝试把英文报刊阅读作为一种资源引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发出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农村高中英文报刊阅读校本课程,以此来辅助我校的高中英语教学。
二、农村高中英文报刊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1.鼓励学生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校本课程最大的生命力是学生的兴趣,因此,校本教材的编写要“以生为主”。为了既顾及学生的兴趣,又减少学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向学生推荐了《21世纪报》(高一高二版)、《英语周报》、部分外国童书和网站,招募部分学生自行阅读,初步让他们推荐感兴趣,难度适中的阅读的文本做为校本教材编写的主要资源,参与前期教材开发。
2.总结归纳话题,确保话题的丰富性,注重体裁的多样化
教师在前期学生初选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课程要求,以现行教材为依托,按照话题对文本进行归纳、梳理,选取内容与时俱进的文本,最终确定了如学校生活,时事社会新闻,异国风情,娱乐天地,科技创新,名人轶事,文学名著选读等;每个话题下选取3-4篇若干体裁的报刊阅读文本并补充设计相关的素材和练习,如:知识介绍,难点注释,语言点滴,文化意识,问题思考,专题讨论等。其中“知识介绍”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语言点滴”总结特色的语言现象;“文化意识”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了解英语语言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关系。与此同时,同一话题下,注重体裁的多样化,文本内容的层次性和梯度,体现分级阅读的编写理念。
三、农村高中英文报刊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
课堂教学中每周安排1-2课时进行报刊阅读教学的尝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精泛结合,以读带写的模式探索出三种基本的阅读课型:泛读展示课、精读分析课和读写实践课。
这三种课型层层递进,以学生的阅读分享与展示为桥梁,最后又以学生的读写产出为终点,充分体现了输入有效、输出优质的学习原则。教学策略包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读写结合、合作分享和体验欣赏等。下面我简要说明这三种课型的具体操作:
1.泛读展示课
泛读展示课主要是学生课外自读后在课内分享的环节,它主要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梗概、主题和词句积累等。我把全班学生分为6个组,每个组由6-7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根据阅读内容,以轮流承担本阅读小组的任务。各小组的角色主要是故事情节师、语言大师和主题分析师。每个小组的组长负责小组内的课外任务分配和课堂上一起进行PPT或者手抄报等形式的作品展示。
2.精读分析课
精读分析课就是师生共读作品,它是以讨论分享、大声朗读、角色扮演等形式学习校本教材的内容,挖掘作品内涵和寓意,欣赏语言魅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精读分析课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利用教材后的习题或者自己改编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文本,进行长难句的解读。精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解读文本的内涵,而且有利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读写实践课
阅读和写作是紧密相关的。阅读促进写作,写作基于阅读;阅读是一种输入,写作是一种输出,输入是输出的基础。读后续写把语言输入和输出紧密结合,把语言的模仿和创造使用有机结合,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切实结合,是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好方法。
读写实践课的前期主要目标是夯实基础,培养写作习惯,主要包括摘抄和积累好词好句、回答问题、翻译句子、写简短Summary等。评论包括对语言、内容或者新闻等发表个人看法,要求不少于60字。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读写实践后,根据阅读内容可设计更高级的写作任务,比如针对文本中人物、情节、情景等的精彩描写,让学生仿写生活中相关的内容。
此外,结合本校本课程,我们每年以本教材为依托,鼓励学生选取,改编相关内容参加“永中希望之星英语艺术节”的学科实践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多样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英语学科素养的提升。
四、结语
通过本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我校在英语教学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英文报刊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宽了英语语言输入的途径,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帮助学生从“阅读”到达“悦读”的彼岸。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姚永君.立足农村教学实际,开发英语校本课程[J].新课程(上),2011(01).
[3]刘炜:合理利用英语报刊有效促进英语教学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J]. 2004年第3期.
[4]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M].概念解读.课程.教材.教法,2001(4):12-27.
作者简介:马杰,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中学,邮编: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