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内口挂线引流联合开放式瘘管切除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9年4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符合临床肛瘘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前一组患者采用内口挂线引流联合开放式瘘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后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每一组各有患者40例。在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切口康复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对比情况。结果 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后得出的结果是,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切口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对比结果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瘘患者采用内口挂线引流术联合开放式瘘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建议在临床方面广泛应用。
关键词:肛瘘;内口挂线引流术;开放式瘘管切除术;临床效果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ternal thread drawing drainage combined with open fistul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
He Liu
Jiangyo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Jiangyo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217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nal thread drawing drainage combined with open fistul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 method From April 2019 to November 2019, 80 patients who me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clinical anal fistula were studied.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e.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former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ernal thread hanging drainage combined with open fistulectomy, and the latter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operation,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treatment,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incision rehabilita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Results after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sion rehabilitation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omparison of data (P <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 with internal thread drawing and open fistulectomy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It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ut also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It is recommended to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Keywords: anal fistula; internal thread drawing drainage; open fistulectomy; clinical effect
肛瘘属于医院肛肠科的常见疾病,全称为肛门直肠瘘,主要是指发生于肛门直肠周围的脓肿、溃破等情况。从临床角度分析,肛瘘是肛周脓肿的后时代,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疾病的两个不同阶段的体现[1]。一旦肛瘘形成,患者则必须要接受手术治疗,而且在术后无法避免会产生相应的并发症,比如感染、流脓、尿潴留等,从而延长恢复时间,影响术后恢复效果。为此,临床方面认为,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采用最适宜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治疗肛瘘的方式有很多,究竟哪一种治疗方式效果最好一直是临床上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内口挂线引流术和开放式瘘管切除术联合应用于肛瘘患者的治疗当中,其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尽早获得健康,下面请看具体研究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80例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肛瘘患者纳入研究内,确保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对于肛瘘的诊断标准,且在手术之前患者肛门的形态和状态处于正常水平。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入院时间分成两组,七月一日之前入院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内,共有40例患者,男女患者数量相等,患者的年龄在18--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2.8)岁,患者的病程在一个月至三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0.3年);七月一日之后入院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内,同样有40例患者,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的年龄在19--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1.9)岁,患者的病程在一个月至三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0.3)年。本次研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后实施,经过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后结果表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继续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的常规手术治疗措施具体方法如下:采用探针从患者的外口进行探查,对于无外口的患者组需要从瘘管与皮肤间距最短的部位行切口,然后使用探针完成探测检查,随后需要沿着探针的方向将瘘管切开,行放射状切口,如果瘘管呈马蹄状,则要开窗行对口引流,将瘘管剥开直至内外括约肌的位置,然后切开皮下组织和上皮组织,用橡皮筋将内口和括约肌挂线,最后完成引流。手术完成后,需要医护人员定期协助患者换药,并对内口挂线部位做牵拉,此外需要注意,内口挂线一般会在手术完成后的第七天至第十天脱落,若发现患者超出时限还未脱落则要进行二次紧线,并在术后的第七天拆线[2]。
研究组的手术方式如下:首先用探针从患者的外口探入到瘘管最深的位置,然后沿着皮下组织和皮肤逐层切开,将周围的脂肪层分离,直至瘘管的最顶部即可,在此期间需要注意不要损伤到患者的动脉,以免发生出血现象,若不幸出血也要及时做出处理措施。也可以从患者的外口直接且开支内口,以防损伤肠壁,然后随着切口外部的一侧分离脂肪层,同样至瘘管的最顶部,将瘘管切除后应快速行止血操作。接下来实施肛门拉钩操作,剪开已经暴露出来的肛瘘内口,经由原始外口刺入探针,沿着探针的直视方向剖开三厘米至四厘米的管道,后使用刮匙清除瘘道内的腐肉以及坏死组织,但是要注意暴露其中的皮桥,在此处做外口,即与已经被切开的主道远端相连的隧道,并进行探查和清理操作。最后在人造外口部位用弯式止血钳插入其中,并在左手食指部位缠绕四圈十号结扎线插入患者肛门内部,用橡皮筋扎紧,随后将其引出到肛门外部,将皮下组织以及挂线区域的皮肤切开,行四个放射状引流口,长度在三至四厘米之间,使用一厘米宽的橡胶模进行人造口以及引流口的结扎处理。完成后,在人造外口和支管间挂一根浮起线,在肛门内部放置引流管,在创面部位覆盖纱布并用丁字带进行固定。手术完成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此来预防感染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由相关工作人员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创口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分析对比本文的所有数据,采用t、x2进行检验,分别以±s、n%表示结果,当结果显示p在0.05以下时,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
表1中表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
3.讨论
肛瘘是临床常见疾病,多发于中青年男性群体,早期时会表现为肛门瘙痒、排便困难等,但是由于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的不了解,从而延误治疗时机,导致病情逐渐加重,使得治疗变得复杂。临床方面指出,该病无法自愈,只能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治疗方式比较多,合理选择则成了临床饱受争议的问题[3]。且临床认为处理内口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本文采用内口挂线引流联合开放式瘘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结果表示经该方式治疗后,与常规手术方式相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且伤口恢复情况更好。
综上所述,内口挂线引流联合开放式瘘管切除术治疗肛瘘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4.参考文献
[1]马红智.内口挂线引流联合开放式瘘管切除术治疗肛瘘[J].中国实用医刊,2018(1):39-42.
[2]杨青山,鲁宝卿.瘘管旷置内口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肛瘘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4(S2):297-298.
[3]于文德.瘘管挂线术治疗肛瘘的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09,6(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