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是一门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中,都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小学数学便是入阶的基础,犹如修炼的筑基期,是一个学习数学的关键阶段、基础阶段,只有在小学打好基础才能迎接困难模式。新时代对于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老师需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优化知识结构,引领学生认识数学、了解数学、掌握基础数学,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引言:为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国家发表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它提出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的要求。但是,新时代下教师要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以达到这些要求是一大问题,在处理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教师应认识到这些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一、新时代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主体地位相混淆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体的地位,简而言之,教师需要利用自己的知识系统去辅助“嗷嗷待哺”的学生,教育他们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架构,引领学生走出困难境地,绝非事事插手干扰学生的主动思索行为。有些教师完全忽视“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这一要求,越俎代庖,直接让小学生越过偏题难题,阻碍了他们自我思考的空间。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课本有“全课小结”这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为了赶教学进程,自述本节课堂的小结,实际上,这一部分应有小学生自发完成,这样才能检验他们本节课所学是否各自理解有偏差从而检测是否达成有效课堂。
(二)观念陈旧,方法单一
虽然国家对于数学课程提出了新的观念和要求,但仍未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教师仍是过多考虑纸面上的红色分数,进行着“填鸭式”的教学,仅仅在小学阶段便已经开始了学生上课时间昏昏欲睡的状态。教师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那些枯燥繁冗的公式、概念以及解题步骤,课堂缺乏生气与活力。在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中,有些教师直接公布“交叉相乘的积相等”这一结果,没有引领学生去了解得出这一结论的步骤,只是直接应用于题目,导致学生理解得模糊不清,教学课堂有失效果。
二、新时代下小学教学课堂的有效策略探究
(一)提高教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教师的教学课堂不达标,未能实现有效教学不一定是教师的知识掌握不牢固,相对于初高中复杂繁多的公式原理,小数学知识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要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便是要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应把数学中的概念结论和处理方法推广应用于认识一切客观事物,小学生的世界比较简单纯粹,他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了解往往更加独到,在教授小学生认识单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用尺子去实际测量,通过测量从而得知一块橡皮长约3cm,宽约2cm,高约1cm,进而掌握具体的事物该用何种测量单位,在做题的过程中才更加符合实际减少失误;在教授学生三角形内容的时候,有一问题便是几边形最为稳定,学生可以相互动手合作,组合成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在这样的实际操作环境下,学生才能了解到三角形才是最为稳定的平面图形,课堂的有效性也由此实现。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一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高效地利用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反之,一旦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再多的努力都有可能付诸东流。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习惯于强调定义(界定概念),强调问题存在的条件,这样的关键在解题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一旦形成这样的解题思路往往大有裨益。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看到问题便思考的习惯,在教授《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一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所写出的不同的比例,放手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思考,体会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中,6和2(或3和4)可以同时做内项也可以同时做外项,体会到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养成这样的主动思考的习惯,学生遇到难题偏题也不会轻易选择退缩,而是选择思考问题的条件复习同等类型的概念,以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三)遵循规律,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任何事物都不是杂乱无序的,都有规律可循,循着科学的规律办事往往事半功倍。教师在教授小学数学的过程中,课堂之上应由简至繁,由概念理论到实践,学生应由被动至主动,在这样一个操作背景下,教学课程才能顺利高效进行。在学习《三角形面积》这一部分时先进行假设猜想:展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三角形的图片,说出前三种面积的求法,继而观察推测三角形的面积该如何求得,如何推导;第二步骤便是操作验证,老师进行观察指导;第三部分即反馈:谁愿意说一说是如何操作并推出何种结论的;第四步是继续引导,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想法以及各自的做法进行展示;最终便是教师带领全部学生针对得出的结论进行整合记录。在这样一个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中,学生可以遵循老师的脚步走入学习的殿堂,老师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做出适当调整,实现课堂的有机结合。
结语:新时代新标准,教师要利用自己的知识头脑,设计出合理、灵活、易掌握可实施的教学方案,努力把枯燥的教学课堂打造成学生生而向往的殿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即便目前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仍不容乐观,但也隐藏着多重机会,挑战与机遇相互并存,教师和学生都应抓住这一机会,实现数学学习的巨大飞跃。
参考文献:
[1]戴庆芬.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C].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756-758.
[2]刘迪兰.新时代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02):11.
[3]周前丽.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