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校承接了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家园式办学理念的探索与研究》后,在家校合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通过让家长成为管理者、开发者、创造者,以健全合作育人机制,提高服务意识,拓宽家校互动渠道,家园式办学理念深入人心,引领了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家园式;办学;家校合作
对教育而言,对学校而言,一切问题,皆由文化问题产生。学校的核心问题,是学校文化建设,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把学校建设成家园式学校,就是要成为高雅的文化殿堂、优越的学习场所、家校的精神乐园。如何真正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必要。在承接了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家园式办学理念的探索与研究》后,我们以“家园式”办学理念为依托,整合新条件新方法,努力探索家校合作的新方式。
一、“发现才华”,让家长成为管理者,健全家校合作育人机制。
“家园”是学生、教师、家长共同的愿景,是大家的认同和归属。为了真正实现家校合作,我们以“发现才华”为契机,即让有思考有行动的家长主动参与学校管理。通过自主报名、聘任演说、职责完善,让家长担任真正的管理者,成为家长学校的主人。首先,成立了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校长、分管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家长代表等组成的家长学校管理委员会。聘请本校法治副校长、优秀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为家长学校的兼职教师。先后制定了《家长学校管理委员会职责》、《优秀家长评选标准》等章程制度并严格执行。管理委员会的成员自我推荐和选择,成立了安保部、宣传部、学习部、劳动部、法制部等工作部门。并确定了“一年一更新”制度,每年秋季开学,对家长学校委员会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发现才华”让家长自主参与到家长学校,充分调动了广大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实践中来,家长真正成为了湘域大家庭的一员。
二、“组织才华”,让家长成为开发者,提高家长服务意识和参与度。
我们让家长成为学校活动的开发者,以活动为载体,以家长为主导、以发展为目标,让家长成为了学校“家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自媒体平台成为家校共有的温情舞台。我们把QQ群、微信群作为家校交流的平台。家长与教师共同约定,做到“三个一”:有事情一定坦诚的共同面对,有想法一定真诚地用心交流,有困难一定及时的同想办法。这样的约定,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交流教育管理经验,真正搭建起了家长与教师的交流平台。主题活动成为家校共享的真情盛宴。其一,家长会改成互动主题活动。每年2次家长会,一次爸爸家长会,一次妈妈家长会,每期一次的大型主题互动,这样的盛宴让家长们乐此不彼。其二,各种节日成为家校教育新契机。1月元旦节,各班家委会才艺大比拼,包饺子迎新活动,让每个班级的师生和家长其乐融融。3月学雷锋活动,家长们争当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走过小巷街头,进社区、敬老慰问走访、义务清扫、帮困助学等活动家长见证孩子的成长。
4月世界书香日,家委会的成员和老师们一道规划、组织、安排,开展书香节展演、家庭阅读分享会等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丰盈内心。5月结合劳动节、端午节,开展家庭劳动大比拼,做家务活、包粽子变成了孩子们的基本技能。再结合母亲节、父亲节,让孩子用实际行动温暖父母,学会感恩。6月儿童节,让家长与孩子同台,呵护童心,共同成长。9月重阳节,孩子尊老敬老从自己做起,为爷爷奶奶做一件事,为外公外婆送去祝福,为需要帮助的老人送去温暖,行动落实到言行,精神铭记在心里。10月国庆节,以爱国为主题,家长和孩子一起看升旗、看历史电影,感受国之强大,激发爱国情感。其三,家长学校主题活动设计由家委会策划,根据不同年级家长的不同需求,开展家庭教育报告会、家长参观学校等活动,让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常态化、互动化。开放日活动成为家校共育的热情盛会。我们打造家长展示平台,每个班级的教室里都增设了家长园地,放上孩子和家长的照片,展示家庭故事。另外,我们改革开放日活动形式,把各种有才华、有爱心、愿奉献的优秀家长请进来,依托家长的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开放日活动,如文学阅读家长开放日、科学项目家长开放日、课堂教学家长开放日、体育竞技家长开放日等。教育分享成为家校共进的深情表达。给家长和老师们创造更多的“第一次”,成为了家长学校的特色项目。我们把家长的真实故事与大家分享,把老师的教学困惑与家长探讨,面对面的沟通和碰撞,让大家真心以待,共同面对。安全主题、性格培养、品德的形成、家庭的温暖等讲座主题成为了我们家长学校的必修课程。让越来越多的家长受益,让更多的家长成为了育儿专家。
三、“塑造才华”,让家长成为创造者,拓宽家校互动渠道。
尝试整合各方力量,合理利用家长资源,是学校发展的新途径。一方面,家长有如此丰富的课程资源,一方面学校由于教师资源有限,苦于无法开设更多的校本课程。在这种形势下,学校和家委会经过反复探讨和商议,一项新的资源被开发出来,即:家长义教队,让有一定专长的家长进校担任教师,把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带进课堂。为此,学校和家委会一起制订了《湘域小学“家长义教”实施意见》,对开课内容、义教条件、报名方法、审核程序、评价表彰进行了规划,成立了专门的课程审核委员会,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科学规划课程内容。我们从三大板块进行了课程的设计。一是利用课后服务实践开展的兴趣课程,如我们的围棋课程、古筝课程、拉丁舞课程、英语绘本课程、小主人课程等。二是利用每周的少队课,我们开发了国旗课程,定期邀请了优秀家长代表,如二年级的海军退役军官家长,给孩子们执教的《爱祖国、爱海洋》课程,让孩子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每一堂课都是一场厚重的爱国主义教育。三是利用特殊纪念日开设相关课程。每年的11月9日是消防宣传日,我们邀请消防队的家长给孩子们讲解最生动的课程,让学生从保护自己开始学习;每年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我们邀请在公、检、法工作的家长现身说法、现场授课,让学生备受启发。
通过健全机制、提高意识,拓宽渠道,使家长成为“家长学校”舞台上的“主角”,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最优化,教育合力最大化。家长和学校真正走到了一起,小“家”和大“家”一起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徐书业,学校文化建设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 吴重涵,王梅雾,张俊,家校合作:理论、经验与行动[M],江西教育出版社,2013.
4.陈晓辉,学校文化与教育生态[J],云南教育,2004.
湖南省规划办课题批准号: XJK016CZXX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