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贫血类型分为研究1组(缺铁性贫血)和研究2组(地中海性贫血),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行血液检验,并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1组患者的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密度大于研究2组,红细胞蛋白浓度小于研究2组,上述差异具有统。结论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效果理想,可鉴别不同类型的贫血。
【关键词】:贫血;血液检验;缺铁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
贫血是一种多见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可导致较多的临床症状,包括头昏、耳鸣、失眠等,以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为主要特点。该疾病的治疗强调针对性,但患者的临床表现类似,这对病情鉴别、诊断提出了较高要求。分析认为血液检验有助于根据病情差异获取特异性信息,我院就其价值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贫血类型分为研究1组(缺铁性贫血)和研究2组(地中海性贫血),每组各45例。研究1组中包括男24例,女21例,年龄22~63岁,平均(45.2±6.9)岁;研究2组中包括男23例,女22例,年龄23~62岁,平均(45.4±6.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检查进行前,建议患者降低摄入影响检查的食物,如补血类食物等,同时避免大量饮水。于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获取外周静脉血2。0mL,通过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记录分析结果。在此过程中,要求无菌保存血样,避免混入杂物。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密度(RDW)、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蛋白浓度(MCHC)指标,根据结果鉴别贫血类型,分析鉴别准确率。缺铁性贫血标准为:红细胞体积≤79fl、血小板分布密度≥14.5%;地中海性贫血标准为:红细胞体积≤79fl、红细胞蛋白浓度≥300g/L、红细胞密度≤28pq。分组方式与诊断标准方式相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液检查结果
研究1组患者的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密度大于研究2组,红细胞蛋白浓度小于研究2组,两组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相似,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液检查结果 (±s)
2.2两组鉴别准确性
研究1组共完成准确鉴别43例,占比95.6%(43/45),研究2组共完成准确鉴别44例,占比97.8%(44/4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2=0.114)。
3讨论
贫血的鉴别诊断,主要谋求为治疗工作提供支持,因贫血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类似,仅依靠体征进行诊断并不可行,易导致误诊、错诊,治疗效果也因此难以保证。此前学者在分析中指出,根据血液检验结果可有效进行地中海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鉴别,综合鉴别准确率可达到95%以上。分析认为不同缺血患者的病因不同,且致病机理存在差异,这会导致其血液内的各类物质出现计数方面的差异,为疾病鉴别提供直接、客观的参考。也有学者分析发现,贫血患者血液内不同物质的计数差异带有一定的稳定性,包括红细胞红细胞密度、红细胞体积以及红细胞蛋白浓度都能够,均会保持在相对固定的水平,其与贫血症状带有直接关联,因此进行上述血液指标的检查,能够实现贫血的有效鉴别、诊断,准确率则通常在90%-98%之间。
我院在研究中采用实证分析的方式,选取了45例地中海性贫血患者和4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对其进行血液检查和对照分析,结果上看,铁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密度大于地中海性贫血患者,铁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蛋白浓度大于铁性贫血患者,但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量计数结果相似。据此进行鉴别,研究1组准确率为95.6%,研究2组准确率为97.8%,均较为理想。缺铁性贫血的致病原因比较复杂,包括铁元素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铁元素异常流失等。如患者饮食结构中缺乏铁元素且持续时间较长,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胃酸分泌不足、消化功能障碍会影响铁元素的吸收、造成贫血,一些慢性疾病如溃疡、肿瘤等也是缺铁性贫血的诱因。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密度、红细胞体积在上述因素影响下出现下降,红细胞蛋白浓度、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也出现波动。地中海性贫血也称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一般由基因障碍导致,患者可能存在基因突变问题或基因缺失问题,其变化存在多种以上的可能,主要表现为珠蛋白链的合成障碍,导致血液中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密度下降,红细胞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的波动较健康成年人也出现下降。
本次研究中,根据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进行病情分析,获取了理想效果,与临床分组标准相同的情况下,研究1组和研究2组的诊断结果首先以计数指标的方式呈现,再根据其中的特异性变化进行鉴别,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密度下降更明显,而地中海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蛋白浓度计数结果更低,据此进行鉴别,获取了理想的准确率结果。
综上所述,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够鉴别不同类型的贫血,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孙颖骞.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6(13):20-20.
[2]哈斯花尔.贫血鉴别诊断中采取血液检验办法的临床效果[J].医药卫生,2017,3(3):24-24.
[3]施泽瑜.贫血鉴别诊断中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7(11):987-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