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道法课如何提高初中学生材料题的分析能力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8期   作者:何镜森
[导读] 道德与法治科是一门与青少年成长发展息息相关的课程
        摘要:道德与法治科是一门与青少年成长发展息息相关的课程。通过道德、法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水平和法治观念,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避免学生的成长进入误区。本次研究对道法课程中提高初中学生材料题分析能力的策略方法进行分析,相信可以弥补部分学生在材料分析方面遇到的难点问题,提高材料题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生;材料题;分析能力
        材料分析题是道法科考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这几年来中考的趋势来看,材料分析题所占的比重一直很大,因其可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理论水平等进行充分的检验,符合新课改下道法教育的新要求。材料题的分析是解题得分的关键。做好材料题的分析能力的培养,这是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1、互动式的材料分析演练,提高学生的思辩分析能力
        材料题的分析考验的是学生对材料内容以及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而这种分析能力建立的前提是学生能够拥有创新思维意识和良好的思辩逻辑。针对材料题及其问题的设置,学生要能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从而对题目有更清晰的认知,并在这种清晰的认知中建立解题的思路。
        互动式的材料分析演练是指,我们会找出一些典型题目给学生进行分组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从而形成多元化的分析成果。比如2018年某市中考题如下:
        2018年3月,江苏某市出台通过了《关于本市城区河湾渠道的综合整治方案》。这套方案明确提出,将由政府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多方合作共同做好城区中河湾渠道的综合治理工作。题目的要求是:请分析在环境保护和城市治理工作中,地方性法案的出台有怎样的现实意义;以及如何理解多位一体的环境整治工作新趋势。
        针对这个题目,老师会请同学们给出自己的分析结论。有的同学指出:环境保护这一方针政策提出来已经有许多年。而在材料中,给出的时间节点是2018年,这证明了材料反映的是新时期地市开展环境整治工作的新趋势、新主张、新成就;这要求我们在解题思路中要有对现实意义的新的考量;还有的同学分析认为:课题强调地方性法案,而材料给出的也是局限于一个地方的整治方案。那我们在解题中应该把握住“地方法案”这个关键点,体现出法案对地方环境整治工作的影响价值,要在解题中体现对江苏地区环境状况,城市发展状况等的认知与解读。
        这样的互动分析方式给同学们带来了新的启发,新的思路,可以帮助同学们形成对材料题的解题思路的多元视角。其启发和借鉴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2、做好材料题的分析要点的把握,避免材料分析的漏洞和误区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发现,很多同学对题目的分析会出现错漏或者误区。从材料内容到题干信息,学生在采集信息和分析过程中把握不够准确,思路就容易受到局限,出现解题失误等情况。


        所以,我们在材料题的分析教学中会着重去筛选一些关键点进行把握。要培养学生对材料题中关键点的敏锐捕捉能力。面对一段或长或短的材料,学生能做到细节无遗漏、理解无错误、分析客观全面,解题的成功率才能更高。
        为此,我们对大量材料真题、模拟题进行了汇总和比较,提取其中的关键点供大家参考。其中包括了:时间、地点、人物、对象、关联点等几个方面。譬如在上面提出的材料题中,2018年是时间给我们的启发,江苏、河湾渠道、地方性是地点给我们的启发。同学们牢记材料题中几个关键点,在分析题目的时候就不容易受到误导或者出现漏洞。
         3、思维导图的设计,梳理分析成果形成解题思路
        实践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材料题朝着开放性的方向发展。而开放性的题目的答案是有其不确定性的。很多学生在答题的时候,思路比较局限,回答不够完善且不够深入。故此我们认为,在真正开始答题之前,我们需要有一个对题目分析成果进行汇总和梳理的过程。这也就是设计思维导图的原因所在。借助思维导图的联想引导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把答案充实的更加细致,从而获得更好的解题成绩。
        我们要教会学生善于利用草稿纸,把自己对题目的初步设想写出来,画图连线不断发散。我们认为,这种解题思路应该包含以下方面:1、教材内容及其知识点的呈现;2、材料题中实际资料的有机结合;3、时事政治新主张、新概念、新事件、新政策等的融合。这三个方面的结合,体现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度理解和灵活利用,也体现了学生对材料题本身的尊重,和对时政新闻的充分关注。这也正符合国家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
         结语:
        对材料题的分析能力体现了一个学生对道法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跟死记硬背课本内容是截然不同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在进行解题能力的训练方面要采取多元化的举措,引导学生掌握材料题的分析技巧和解题逻辑,这将带领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占伟.浅谈高中生物信息材料题的解答[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4):197-198.
        [2]李洪余.从“三语两库”到“三画一解”——高考材料题解题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04):64-65.
        [3]林庆明.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命制类型与解题技巧[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01):100-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