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过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普通组)、疱疹性咽峡炎合并细菌感染患儿(实验组)及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SAA、hs-CRP联合检测,探讨SAA及hs-CRP在疱疹性咽峡炎合并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诊断效能,为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试剂盒及C-反应蛋白试剂盒检测普通组、实验组、对照组的血清SAA及hs-CRP,比较分析两者在各组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普通组、实验组患儿SAA和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SAA和hs-CRP水平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中SAA及hs-CRP联合检测在疱疹性咽峡炎合并细菌感染患儿早期诊断中具有诊断价值,可以为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疱疹性咽峡炎,临床应用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常因合并细菌感染而致严重的并发症。明确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对于指导临床治疗中是否应用抗生素,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hs-CRP和SAA均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已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研究通过观察疱疹性咽峡炎组、疱疹性咽峡炎合并细菌感染组、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中hs-CRP及SAA的表达水平,探讨SAA及hs-CRP在疱疹性咽峡炎合并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诊断效能,从新的角度协助诊断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是否合并细菌感染,为准确诊断病情提供新的实验手段,为临床抗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儿科病房中,选取诊断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中白细胞计数正常,且血培养为阴性的50例作为疱疹性咽峡炎组(普通组)。选取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中血培养为阳性的50例为疱疹性咽峡炎合并细菌感染组(实验组)。疱疹性咽峡炎诊断标准严格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1]:根据发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临床表现,及口腔特异性损害,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2-4mm大小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形成小溃疡,咽拭子培养或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可检出柯萨奇A组病毒。随机选取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2周内无感染性疾病史)50例作为对照组。三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即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本次为新发疾病;③临床资料齐全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呼吸道病原检测除柯萨奇A组病毒之外,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者;②2周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者;③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他部位感染、其他慢性疾病,排除使用影响免疫功能药物者。
本研究已获得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1.根据分组,患儿入院当天采集外周血2ml,离心分离血浆/血清,置于EP管中,-70℃保存待测,同时取咽拭子进行培养或外周血检测呼吸道病原体,并抽取双侧血培养送检。健康对照组儿童采用同样方法分离冻存血浆/血清待检。
2.应用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试剂盒(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及C-反应蛋白试剂盒(散射比浊法)检测疱疹性咽峡炎组、疱疹性咽峡炎合并细菌感染组、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中SAA及hs-CRP的表达水平。SAA检测仪器选用上海奥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特定蛋白即时检测分析仪,hs-CRP检测仪器选用深圳国赛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特定蛋白分析仪。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使用中位数以及四分位间距表示hs-CRP、SAA测定结果,参数分析应用Mann-Whitney检验比较两组间结果有无统计学差异。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中,血培养阳性结果有68%(34/50)为金黄色葡球菌,32%(16/50)为肺炎链球菌。
三组中SAA和hs-CRP检测结果比较:普通组SAA和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SAA和hs-CRP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SAA和hs-CRP水平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本病感染性强、传播快,且易致高热惊厥等严重的并发症,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2]。临床诊疗工作中发现部分患儿血液分析示白细胞总数及CRP较高,对此类患儿是否合并细菌感染且是否该应用抗生素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3],因此,应在临床实践中寻求有效的诊断方法,特异性较高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可帮助临床及时、准确地判断细菌及病毒感染,进行早期有效治疗,同时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3]是人体组织淀粉样蛋白A的前体物质,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能与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相结合,作为HDL的载体而发挥作用,主要存在于HDL3 中,在正常人外周血中的水平非常恒定,只有在细菌或病毒感染时才会出现急性时相反应,在炎性反应6 h内开始升高,导致SAA在体内的合成增加,其在血清中的表水平也将发生明显改变,并随机体炎性反应的发展而增至数倍、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以上。它与C-反应蛋白一样,均来源于肝脏,可作为反映机体感染或创伤等炎症状态的敏感指标。此外,SAA半衰期短,只有50min左右。当机体炎性反应控制后,可迅速降至正常水平,可作为病情治疗疗效和预后评估的评价指标。
C反应蛋白(CRP)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刺激时由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在炎症开始数小时CRP就可升高,48 h 即可达到高峰。随着炎症消退、病情恢复而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此反应不受放疗、化疗和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因此,CRP检测在临床上应用相当广泛,包括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术后感染的监测、抗生素疗效的观察、病程检测及预后判断等[4]。hs-CRP是采用更加敏感的检测技术测得的CRP,可反映炎症早期CRP的细微变化[13]。
目前,人们对CRP已有较深的认识,CRP检测在很多医院已作为与血常规同时进行的检测指标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对感染诊断更有价值的SAA研究较晚较少,目前尚未广泛开展。本研究通过观察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疱疹性咽峡炎合并细菌感染患儿及健康儿童血清中hs-CRP、SAA的表达水平,发现血清SAA及hs-CRP联合检测在疱疹性咽峡炎合并细菌感染的患儿早期诊断中具有诊断价值,可以为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J]. 2015(第八版).
[2] 何俊英, 刘艳, 周志斌, et al. 手足口病患儿三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变化[J]. 检验医学, 2015, 30(6): 657-658.
[3] 陈长强,顾志东,樊绮诗.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在疾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2012,27(9):776-779.
[4] 杨红玲, 郑磊, 周才, 等. 胶体金渗滤法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方法评价及其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11):836-84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