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阶梯式早期下床活动与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相关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2期   作者:卞杰维
[导读] 探析重症患者阶梯式早期下床活动与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析重症患者阶梯式早期下床活动与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60例在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并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急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均分为观察者n=30例,实施阶梯式下床活动训练指导,对照组n=30例,实施常规的康复训练指导,对比两组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相关指标、及两组患者目标喂养量达到时间比较。结果:经不同护理后,观察者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目标喂养量达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阶梯式下床活动训练指导应用于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以显著提升患者肠内营养的耐受性降低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更快地达到目标喂养量,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关键词】危重病;?早期活动;?肠营养;?耐受性

        在对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由于患者病情严重且不稳定,病情变化快,属于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高风险疾病患者。由于危重患者进食较为困难,不能直接从事物中获取身体机制所必须的营养成分,为有效维持患者身体所必须具备的营养成分均衡,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需要对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来改善患者身体营养缺乏现象,维系患者的身体营养平衡。有研究指出,对重症患者实施阶梯式下床活动训练指导,以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来鼓励和引导患者进行早期下床活动,可以降低其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基于此,本文就重症患者阶梯式早期下床活动与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相关性,旨在为提高临床危重患者生存率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0例在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并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急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均分为观察者n=30例,实施阶梯式下床活动训练指导,对照组n=30例,实施常规的康复训练指导,其中,所有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均都符合危重病诊疗标准,并排除了影响本次研究结果的合并病症。其中,观察者患者中,有16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在30-65岁之间,中位年龄46.32,岁。对照组患者中,有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在28-66岁之间,中位年龄45.4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康复训练指导,主要是指导患者与患者家属在床上进行肢体的辅助运动,锻炼频次以每日早晚各一次,一次在20分钟左右。观察患者实施循序渐进的阶梯式下床活动训练指导,具体如下:
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状况,为患者制定循序渐进的阶梯式下床活动训练计划方案,计划的执行有每日当班的责任护士协助家属共同完成每日计划,锻炼频次也是以每日早晚各一次,并对每日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分析,以作为参照,为后续计划的实施与修改提供参考。第一天计划,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遵医嘱辅助患者坐床沿实现坐立,若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进行双脚触地,尝试双腿用力。训练以早晚一次,坐立时间定5分钟左右,依据患者的病情实际与耐受程度,适当的增减时间。第二天计划,参照昨日患者运动实际,继续进入在床沿坐5 min,若患者身体耐受性较好,可以尝试帮助患者坐在轮椅上,保持5 ~ 10 min左右,训练频次也在2次。第三天计划,完成昨日两项计划后,依照患者实际可以辅助患者床边站立 1 min。第四天计划,完成以上两项训练任务后,辅助患者站立时适当延长时间至2-3分钟。以后每日完成以上两项任务后,持续延长站立时间,患者在可以保持站立持续5分钟后,可以尝试依靠辅助器械进行行走,依次循序渐进,逐渐延长站立和行走时间。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本文中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经不同护理后,观察者患者肠内营养中断发生率以及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n(%)]





3、讨论
        重症患者病情危重,且病情发杂,病情发展快速,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由于患者不能自主进食,但是,病情的严重性需要足够的营养成分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来对抗病情,多对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然而由于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期间,长期躺在病床中,缺乏机体运动,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弱,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耐受情况发生。有研究指出,对重症患者实施阶梯式下床活动训练指导,以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来鼓励和引导患者进行早期下床活动,由此而增加患者胃肠蠕动,促进患者胃肠内功能的恢复,可以降低其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营养不耐受情况的产生。基于此,本文采用分组对比的方式,探究重症患者阶梯式早期下床活动与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相关性,旨在为提高临床危重患者生存率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不同护理后,观察者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目标喂养量达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由此表明,将阶梯式下床活动训练指导应用于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以显著提升患者肠内营养的耐受性降低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更快地达到目标喂养量,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参考文献】
[1]陆 云 , 宋 丽 菁 , 陈 珊 , 等 . 胃 癌 术 后 患 者 下 床活 动 水 平 现 状 及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J]. 护 士 进 修 杂志 ,2017,32(2):178-180.
[2]曹岚 , 叶向红 , 张丽娜 , 等 . 重症患者阶梯式早期下床活动与肠内营养耐受性相关性研究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34(9):648-651.
[5]翁延宏 , 顾国胜 , 朱永龙 , 等 . 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风险因素及对预后影响 [J].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7,24(3):155-158,163.
[9]赵菊 , 臧丽 , 王凤君 , 等 . 运动疗法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炎症及营养的影响 [J]. 海南医学 ,2017,28(7):1140-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