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精神病药物[门诊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合理性分析与评价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2期   作者:左正荣
[导读] 目的:通过统计我院第二类精神病药物[二类精神药品]的门诊使用情况,分析和评价该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摘要:目的:通过统计我院第二类精神病药物[二类精神药品]的门诊使用情况,分析和评价该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以我院2019年第四季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的16种二类精神药品销售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结果的对比分析,了解我院门诊用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旨在为我院第二类精神病药物[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结果:我院2020年一季度单处方用量较上季度10个品种中呈下降趋势的有地西泮注射液、地西泮片、奥沙西泮片、艾司唑仑片,其中地西泮片下降最多达94.17%,地西泮注射液和奥沙西泮片分别为-31.96%、-45.54%;其余6个品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艾司唑仑注射液,为218.82%;剩余5个品种使用量基本上稳定,没有太大变化。第一季度用量较上季度相比,苯巴比妥片销量减少;佐匹克隆片7.5mg*12使用量明显增加,上升幅度为698.45%;右佐匹克隆(3mg*7)用量增加,右佐匹克隆(3mg*6)用量下降,单处方用量下降幅度为15.57%。结论:我院2020一季度二类精神药品使用量、单处方用量前三名的药品为右佐匹克隆片(3mg*7)、劳拉西泮片、阿普唑仑片,药剂科应合理使用和管理第二类精神病药[二类精神药品]。
关键词:第二类精神病药物[二类精神药品];合理使用;分析与评价
0.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精神类疾病的发生率呈显著升高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严重的甚至威胁生命安全。精神类疾病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精神病的药物依据使人产生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其中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最为频繁。[依据精神药品使人产生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其中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最为频繁。]我院门诊2019年第四季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16中二类精神药品销售使用情况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9年第四季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的16种二类精神药品销售情况作为研究对象,资料来源于我院药品计算机管理系统2019年第四季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门诊药品发放记录和门诊处方用药数据。
1.2方法
        运用Excel 2003电子表格对药品名称、药品规格、处方数量、但处方用量等进行统计,计算2020年第一季度与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的增减幅度。
2.结果
2.1苯二氮卓类用量分析
        我院2020年一季度单处方用量较上季度10个品种中呈下降趋势的有4个品种,地西泮注射液、地西泮片、奥沙西泮片、艾司唑仑片,其中地西泮片下降最多达94.17%;地西泮注射液和奥沙西泮片单处方用量下降趋势较明显,分别为-31.96%、-45.54%。其余6个品种,单处方用量均处于上升趋势,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艾司唑仑注射液,上升幅度为218.82%,剩余5个品种使用量基本上稳定,没有太大变化。(见表1)
        表1苯二氮卓类两季度销售情况




2.2巴比妥类用量分析
        巴比妥类药物我院共有2个品种,注射用苯巴比妥钠在2020一季度销量为零;用量多的是苯巴比妥片,从上表用量可以看出一季度较上季度销量减少,但一季度处方数也减少,单处方用量呈现小幅下降,趋势意义不大。(见表2)
      表2 巴比妥类药物两季度门诊药房销售情况





2.3其他类精神病药品用量分析
        其中一季度与上季度相比较,佐匹克隆片7.5mg*12使用量增加明显,上升幅度为698.45%;右佐匹克隆(3mg*7)用量增加,右佐匹克隆(3mg*6)用量下降,单处方用量下降幅度为15.57%。(见表3)
        表3其他类精神病药物[精神药品]两季度门诊药房销售情况






3.讨论
        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该类药品不同于普通处方药,一旦出现不合理使用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尤其是使用比较频繁的第二类精神病药品,药剂科需要加强此类药品的合理使用。为了了解我院精神药品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效果如何,对2020年一季度门诊病人用药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对结果的对比分析,了解门诊用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精神药品的合理使用与规范管理提供较为客观的参考依据。
        统计数据显示,我院2020年一季度单处方用量呈下降趋势的有地西泮注射液、地西泮片、奥沙西泮片、艾司唑仑片,其中地西泮片下降最多达94.17%,,原因与医院缺药有关系;地西泮注射液和奥沙西泮片分别为-31.96%、-45.54%;其余6个品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艾司唑仑注射液,为218.82%,但这个数据为原本艾司唑仑注射液使用量从5支增加到14支,而总处方数却减少,导致单处方用量增加,趋势分析意义不大;剩余5个品种使用量基本上稳定,没有太大变化。第一季度用量较上季度相比,苯巴比妥片销量减少;佐匹克隆片7.5mg*12使用量明显增加,上升幅度为698.45%,分析原因为之前由于该品种缺货,现在供货趋于稳定;右佐匹克隆(3mg*7)用量增加,右佐匹克隆(3mg*6)用量下降,单处方用量下降幅度为15.57%,分析右佐匹克隆两个规格销量趋势可以得出结论,随着药剂科对该药品供应信息的普及,医生可能是针对不同患者,从个体化给药结合药效经济学角度等方面考虑,3mg*7规格品种可能更加符合用药习惯。我院最常用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是右佐匹克隆片(3mg*7)、劳拉西泮片、阿普唑仑片,口服吸收好,疗效确切,抗焦虑作用效能好,并且具有价格优势。右佐匹克隆作为镇静催眠药,属于非苯二氮卓类精神药品,作用快速短效,为佐匹克隆的右旋单一异构体,较佐匹克隆具有强效、毒性低等优势。临床医师在选择用药时要参考药物的临床适应症、临床疗效、给药途径、剂量、不良反应等综合因素。药剂科应完善二类精神药品相关使用规则,例如一种药物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不宜两种或者多种药物联用;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实现用药个体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我院2020一季度二类精神药品使用量、单处方用量前三名的药品为右佐匹克隆片(3mg*7)、劳拉西泮片、阿普唑仑片,药剂科应合理使用和管理第二类精神病药[二类精神药品]。
参考文献
[1]张景双,郭妹. 病区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合理性的分析与评价[J]. 中国当代医药,2018,25(01):122-124+128.
[2]杜俊,谷振坤,杜晓琅,王晨,张洁. 2013—2015年天津市肿瘤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1):1861-1865.
[3]陆蕴华. 2016年门诊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6):180-181.
[4]董江南,黎苏,曲山丹,刘广宣. 2015—2017年辽宁省肿瘤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06):1528-15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