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针对原发性肝癌经HIFU治疗后并发症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HIFU治疗,对术前、术后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后的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淋巴因 子激活杀伤细胞(LAK)活性、白介素-2(IL-2)水平值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转化生长因子a(TGF-a)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CD4+、CD4+/CD8+检测水平值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CD8+检测水平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部分出现并发症,其中发热6例,血压升高9例,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并发症比率为24.4%。结论 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全身及局部并发症,其并发症的种类、严重程度、对机体的影响相对较轻。采用高能聚焦超声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能 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内的内环境,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有重要 作用。
【关键词】:肝细胞;手术后并发症;高强度聚焦超声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近年来兴起的肿瘤局部治疗方法,其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和聚焦性好的特点,将体外低能量的超声波聚焦于体内某个靶区,利用超声波热效应,使靶区组织产生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原位消融肿瘤的目的。HIFU治疗肝癌具有微创性、实时性、适形性的特点,因而在临床上得到一定的应用,目前主要用于晚期肝癌的姑息治疗。本文对原发性肝癌经HIFU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30~74岁,平均(46.2±8.8)岁,肿瘤直径5.1~8.9cm,平均(7.2±1.3)cm。
1.2方法
86例患者均采用HIFU治疗,采用全身麻醉方式,治疗功率调整为200~400w;直线扫描方式为3mm/秒;焦距调整为120~135mm;焦域长度调整为9.8~ 10.7mm;焦距平均直径调整为1.1~1.3mm;频率调整为0.85~1.6MHz。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与脱气水接触充分并行固定后,再次确定病灶大小、形态、部位、与周围组织关系等,将脱气水当做介质,在超声定位与监控下,依层面按顺序从线至面适形对肿瘤组织进行治疗,使之完全覆盖于预定靶区,使靶区温度快速升高,致肿瘤细胞凝固与坏死。对肿瘤病灶行超声治疗时,治疗范围超出病灶组织2cm左右,为了达到对整个肿瘤治疗目的,部分患者在治疗前进行肋骨切除。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86例患者治疗后的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淋巴因 子激活杀伤细胞(LAK)活性、白介素-2(IL-2)水平值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转化生长因子a(TGF-a)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s)
2.2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值对比
86例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检测水平值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CD8+检测水平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值比较 (±s)
2.3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
86例患者治疗后部分出现并发症,其中发热6例,血压升高9例,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并发症比率为24.4%。
3讨论
由于HIFU进入人体后必然产生的超声生物学效应(主要是热效应),同时超声在各生物组织界面产生反射、折射、散射等物理效应,以及各组织和器官对超声生物学效应尤其热效应敏感性的差异等, 因此在HIFU治疗肝癌术中及术后必然产生特定的组织或器官损伤。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的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淋巴因 子激活杀伤细胞(LAK)活性、白介素-2(IL-2)水平值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转化生长因子a(TGF-a)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CD4+、CD4+/CD8+检测水平值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CD8+检测水平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部分出现并发症,其中发热6例,血压升高9例,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并发症比率为24.4%。
综上所述,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全身及局部并发症,其并发症的种类、严重程度、对机体的影响相对较轻。采用高能聚焦超声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能 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内的内环境,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有重要 作用。
参考文献
[1]谭炜,朱锦德,郭敬强,等.经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高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7(6):346-349.
[2]曹心宇,徐海燕.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6):1054-1057.
[3]黄斌,荀运浩,刘德林,孙希希,刘芳,孔梓祥.特殊部位原发性肝癌经皮微波消融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6):1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