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探讨。方法资料随机抽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分析对象,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作为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研究对比。结果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模式检查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0例的检查效果明显。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方式能够准确给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像,同时拥有可重复、无创口等优势,同时可以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所呈现出的图像作为科室临床诊断的效果判断参考。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引 言:在临床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发病率,主要是由于患者血液高凝和静脉壁受损等原因造成,因血液发生异常凝固导致下肢静脉的回流发生障碍,从而引发此种疾病。目前,在对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时,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位于肢体远端处,使其治疗难度不断升高,很难满足其诊断要求,特别是早期无显著临床症状患者,通常会将静脉造影的检查作为金标准,然而此种诊断形式具有一定创伤性,多数患者很难接受,在超声影像手段持续发展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逐渐受到临床广泛关注,并呈现较高应用价值[1]。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2019年1月到2019年9月期间,取本院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对象,即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5例,最小34岁,最大82岁,均值为(58±3)岁;同时选取55例健康体检者,即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5例,最小33岁,最大81岁,均值为(57±2)岁。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将给予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以PhilipsiU22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5~12MHz,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引导患者做出仰卧姿势并保持此体位直到检查完毕,为使患者的下肢静脉充盈,将患者病床床头调整到30°,并告知患者应当将身体侧向那个方向,以便于检查工作的正常进行,将患者的邻近关节进行细微的弯曲。对股总静脉、股浅静脉以及股深静脉进行仔细检查,待到检查完毕后,医护人员在患者休息片刻后需要引导患者做出俯卧体位,同时对患者的腘静脉、胫后静脉进行综合检测,检测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将患者的足部抬至适当的高度,探头由上向下轻压至静脉血管相应的提标位置,并通过对纵切方式对患者实行检查。如果腓静脉、胫后静脉由上向下探查失败多次后,医护人员则可以采取从踝关节向上探查的方法;那么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而造成下肢静脉探查难度较大的患者,医护人员则可以利用其他同名动脉替代。通过对比的形式观察患者两侧同名静脉、管径异常部位的近侧与远侧血管情况。在为患者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重视对静脉走行、位置、静脉壁完整性及厚度、静脉内径、静脉与周围组织关系的探查,同时注意观察静脉内血栓发展情况。及时了解静脉血管内血流的方向以及血流的充盈状态,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现象(CDFI)模式进行检查活动,辅助远端肢体挤压试验以及血管压瘪试验,对深静脉血流的回流情况进行观察。
1.3观察标准
本院将参与本次实验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3种临床分期,分别为急性期、亚急性期以及慢性期。其中,急性期评价标准为:病程<2周;亚急性期评价标准:病程2~4周;慢性期评价标准:病程>4周。此外,患者的临床分型又分为中央型、周围型以及混合型3种。其中,中央型的分布特征为血栓在股静脉;周围型的分布特征为血栓在腘静脉以下;混合型的分布特征为血栓同时分布于股静脉与腘静脉附近。通过观察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以及超声表现,分析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超声诊断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作为本次研究的数据处理工具,其主要作用于处理本次实验所产生的数据处理上,同时采用x2、t对70例患者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进行检验。
2.结果
本次实验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模式检查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共计66例,其中2例患者并无深静脉血栓症状,而6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病变累及单支血管55例,多支血管11例;急性期54例,亚急性期7例,慢性期5例;中央型22例,周围型22例,混合型22例。慢性期患者的超声表现为机化改变,静脉血管管壁边界不清;亚急性期患者的超声表现为血栓形成数周,尚未完全机化;而急性期患者血栓形成时间为1~2周,此时患者体内红细胞结构、血小板小梁较为疏松。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比较常见临床疾病,也属于静脉血管堵塞疾病,通常会导致患肢疼痛和压痛、肿胀等,常见发病原因包括:长期维持卧床休息状态和肢体固定、外科手术等,只有尽早发现和诊断,才能在改善其预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避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在临床中,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除了可以尽早发现之外,还可以有效诊断疾病发生,以便于观察血栓演变和疗效评估,使其具有无创和准确特征[3]。为了更好掌握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近几年,逐渐将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有效诊断和治疗方法,可以提供重要数据支持。DVT主要是指:静脉血液位于下肢深静脉血管中出现凝结情况,如果患者存在DVT,需要选择诊断技术进行详细观察,如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其具备敏感性与特异性特点,使其成为无创检查重要方式,且操作过程比较简单[4-5]。总结发现,此种检查方法可以直观掌握血管血流变化,根据不同声像特征对其不同时期变化进行观察,判断患者为急性血栓或慢性血了可以体现血管解剖整体结构之外,还可以表现血管血流等[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可以实现患者有效诊断,因其检查具有无创性,可以获取图像清晰成像,加上检查简便,具有反复检查等特点,使其具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杨,章平升,周秀,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2):303+307.
[2]何海斌,赵瑞.彩超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2):174-175.
[3]刘月洁,杨力,宋奕宁,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腿后肌间静脉血栓[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2):1933-1935.
[4]朱敏,姜敏,刘晓晖,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自然分娩、剖宫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4):679-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