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老年胃溃疡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2期   作者:梁萍
[导读]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老年胃溃疡病人的临床效果及对胃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老年胃溃疡病人的临床效果及对胃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9例≥60岁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64例。对照组给予含铋剂四联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含铋剂四联方案和益生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Hp根除率分别93.85%、90.77%,对照组分别为79.69%、75.00%(P<0.05);观察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B/E 值均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B/E 值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含铋剂四联方案治疗老年胃溃疡病人疗效确切,可改善肠道菌群,提高Hp清除率。
[关键词] 益生菌;抗幽门螺杆菌;老年胃溃疡;胃功能;肠道菌群

        随着质子泵抑制剂(PPI)类药物的不断更新,三联方案、序贯疗法、伴同疗法等幽门螺杆菌(Hp)根除方案的应用和发展,胃溃疡的
的愈合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由于耐药率增加、Hp根除不彻底、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因素的影响,胃溃疡的复发率仍然较高,大大影响其治疗效果。有国内学者报道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达到59.17%[1]。老年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减退,病情迁延,其临床疗效更逐渐下降。研究发现[2,3],益生菌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等作用,其与三联或含铋剂四联疗法联合,可明显提高Hp的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本文对其对老年胃溃疡病人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对患者胃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9例≥60岁胃溃疡患者,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纳入标准:(1)患者13C 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阳性,(2)近1个月内无PPI、益生菌等使用史。排除标准:(1)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穿孔;(2)恶性肿瘤、血液性疾病;(3)严重器官功能不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64例。观察组65例中,男性31例,女性34例,年龄60~78岁,平均(67.37±4.59)岁;对照组64例中,男性29例,女性35例,年龄60~77岁,平均(68.01±4.6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 mg/次,克拉霉素0.5 mg/ 次,阿莫西林1g/次口服,2次/d,胶体果胶铋胶囊150 mg/ 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上海信谊制药总厂,国药准字S10950032) 3 粒/次,2 次/d。2 组均治疗8周,均随访1年。
1.3观察指标 (1)胃功能: 取患者静脉血,采用ELISA测定胃蛋白酶原Ⅰ(PGⅠ) 、PGⅡ,计算PGR;(2)取患者新鲜粪便标本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采用梅里埃鉴定系统(法国)进行细菌鉴定,计算肠道定植抗力(B/E 值);(3)14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为Hp根除成功。(4)疗效标准[4]: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溃疡面积缩小≥50%;无效,溃疡面积缩小<50%。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均数用(±s)表示,用
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有效率、Hp根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9,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多种抗生素、PPI、铋剂的联合应用在根除Hp的同时,也带来了肠道菌群失调、胃肠功能不良反应、肠道定植抗力下降等不良情况。老年患者由于基础疾病多、机体机能减退,更增加了上述不良情况的发生几率。益生菌在宿主体内定植,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微生态平衡。大量研究表明[3,4],益生菌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为促进胃粘膜前列腺素的产生、增加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抗氧化、抑制炎症因子分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促进粘液分泌、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促进上皮重构,清除自由基,诱发新生血管、肉芽组织、胶原纤维的生成, 增加血流量,促进溃疡愈合。钱小棋等[4]研究发现,双歧杆菌可将胃溃疡的愈合率从76.7%提高至95.0%。本组资料中,观察组93.85%的患者溃疡面缩小≥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9%。
         益生菌可提高Hp根除率。研究报道[5],益生菌与三联疗法或序贯疗法联合后,可将Hp根除率提高10%。本研究中,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和含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后,Hp根除率较单用四联方案的对照组提高了15.77%。彭卫斌等[2]报道该数字为17.21%。其作用机制为益生菌的有机酸、某些细菌素等代谢产物对Hp具有抑制或杀伤作用,益生菌与Hp竞争胃上皮细胞表面的结合位点,使后者对上皮细胞的黏附受抑制。本组资料中,观察组双歧杆菌、乳杆菌、B/E 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肠杆菌、酵母菌的变化较为稳定低于对照组。说明益生菌通过增加肠道中正常微生物的数量,抑制致病菌生长,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恢复肠道微生态环境。
          PGⅠ和PGⅡ是反映胃黏膜分泌功能的指标,前者与胃酸分泌量呈正相关,后者与胃黏膜成熟程度有关[6]。胃溃疡患者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受损,大量PG进入血液,使血液中的PG 上升。本组资料中,两组治疗后PGⅠ、PGⅡ、PG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以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提示观察组抑酸效果显著。可能与益生菌可促进粘液分泌,而后者可抵抗消化酶有关[6]。另外,益生菌可抑制Hp的生长繁殖,使后者对胃黏膜的损伤减弱,促进了胃黏膜防御屏障的修复,使进入血液的PG量降低。
         总之,益生菌联合抗Hp治疗老年胃溃疡病人疗效显著,并可提高Hp 的根除率,保护胃黏膜,恢复胃功能,提高肠道定植抗力,促进溃疡愈合。

参考文献
[1]赵玥.1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 28(1): 46-47. 
[2]彭卫斌,容海鹰,沙卫红,等.含益生菌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J].广州医药,2017,48(1):38-41.
[3]熊胜,袁曦婵,项宏溪.雷贝拉唑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胃溃疡患者的疗效 观察 [J].广州医药,2019,59(5):57-59.
[4]杨瑞琦,毛华,黄丽韫,等.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黏膜愈合质量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7,37(1):35-40.
[5]钱小棋,陈玲玲,钟海兵.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8,30(2):189-192.
[6]刘慧敏,韩怡,陆习婷.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老年胃溃疡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20,34(2):121-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