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生素药物在临床兽医中应用多年,对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其广泛的应用,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不合理使用和滥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药品的不当使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药品残留也间接危害着人类健康。因此,必须正确使用抗生素,根据治疗过程,给予足够的剂量,根据诊断的要求,正确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兽用抗生素;临床;问题;对策
前言:作为动物药以及饲料添加剂,抗生素被广泛使用,这必然会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部分抗生素,人们食用这些动物性食品后,很可能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安全造成威胁。最近几年,各级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大力发展畜牧业,并将其作为一项主要的工作来抓,畜牧业也逐渐成为农户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产业,其发展速度也十分惊人。但在农户养殖生产期间,因为一些农户及基层兽医知识水平偏低,导致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出现,如滥用抗生素、使用违禁兽药等,阻碍了畜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1抗生素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畜禽生产大国,我国虽然取得了诸多显著的成就,但是因为我国畜牧业技术滞后、生产水平偏低,广大养殖户在畜禽养殖期间会使用大量抗生素来防病治病,其中存在很多使用不科学的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在未明确诊断后就随意使用抗生素,未对症下药;只在单一的病毒感染中使用抗生素;把抗生素替代消炎药以及预防药使用,甚至当成万能药使用;对抗生素进行频繁更换。
1.2部分养殖户在添加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时,超出允许品种添加剂,超出标准数量;对休药期、停药期的相关规定等持不遵守的态度。
1.3抗生素药物的剂量在兽医临床应用中不足,应用方式不科学,应用时间比较长,很容易导致耐药菌株出现,假设耐药基因转移,则会大幅度减弱抗生素药物的医疗效果。长期使用抗生素药物,会大幅度降低畜禽的体液免疫功能以及细胞免疫功能,甚至引发畜禽疾病,最终导致畜禽死亡。
1.4滥用抗生素药物,极容易导致二重污染以及内源性感染。使用抗生素药物,对病微生物进行抑制时,也对畜禽体内的生理性微生物进行抑杀,进而将微生物种群间相互束缚格局扰乱,将微生态平衡破坏,以致畜禽体内一些原籍菌或条件性致病菌大量繁殖,进而转移规定位,最终引发二重感染。
1.5畜禽产品中抗生素残留对公众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直接威胁。针对饲料添加剂青霉素、金霉素和土霉素等,1977年,美国就限制了使用,除上述饲料添加剂外,磺胺类和呋喃类等,1971年,英国也限制了使用。最近几年,在畜牧业生产中,许多国家都宣布禁止使用抗生素药物。目前,人们已将肉、蛋、奶中各类问题如抗生素残留与先天缺陷、癌症等联系起来,这一举动直接反映出人们提升了对抗生素的警惕。
2合理化建议阐述
窗体顶端
2.1依据精准的诊断,对症下药
在选用抗生素药物时,必须依据精准的诊断来进行。对于各类病症,有其相对应的抗生素药物,应使用临床诊断或实验室检查来确定病原微生物。对于病原体,应选择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抗生素。选择抗生素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细菌的分离和鉴定以及药物敏感性测试。在临床实践中,请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来治疗体弱或无明显症状的动物,使用抗生素治疗各种单一病毒感染动物是不科学的,不建议使用普通抗生素治疗动物的真菌感染。
2.2对给药方案进行合理制定
在临床用药中,应考虑每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结合畜禽的情况和身体状况,同时依据药物种类,途径,剂量,间隔和用药情况,合理制定用药方案。抗生素的用量应适当,太少将不会起到治疗作用,但它也容易产生耐药性并延误治疗;过量服用不仅浪费,还会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通常,初始剂量应稍大一些,可根据情况减少剂量;对于急性和重症传染病应增加剂量;肝肾功能不全应减少剂量。抗菌治疗的疗程应充足,通常对于传染性和感染疾病,该药物应连续使用3-5天,直到症状消失,然后再使用1-2天以完全治愈。不要过早停药,否则会促使疾病复发。对于结核、马鼻坏疽等慢性疾病或某些特殊疾病,应视情况延长疗程。应当科学合理地选择给药方式。
应更多地使用药物注射方式来医治严重感染的畜禽,最好使用体内药物服用方式来治疗一般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的畜禽,但是,应同时使用注射及内服的方式来治疗严重的消化道感染导致败血症的畜禽,应使用局部注射治疗乳腺炎和子宫内膜炎的畜禽。在用药过程中,还应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应停止使用并更换药物,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2.3对联合给药要正确操作
将抗菌谱扩大、将疗效提升,将单一药用量减少,将毒性反应减少,以对细菌耐药性进行延缓或预防,是联合使用抗生素的目的。在临床给药中,通常对于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方式不建议运用,假设必须得考虑联合使用抗生素,则以下情况下可以:病因不明的感染病,且病情十分严峻的畜禽;对于混合感染病,是不用不了抗生素的畜禽;长时间服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畜禽;④不易渗透抗生素的感染病灶,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一般来说,两种抗生素的结合就足够了,磺胺类药物与抗菌增效剂的结合、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的结合、泰乐菌素与金霉素的结合,在兽医临床应用中有许多成功的例子。
2.4对综合性治疗策略进行有效实施
抗生素协同作用的重要因素是机体免疫力,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往往导致治疗效果不明显且治疗不成功的原始就是不注重机体内在因素,只注重抗生素的功效。因此,在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畜禽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对于抗生素的功效不要过分的依赖,要高度重视对畜禽机体内在因素,当畜禽免疫球蛋白质量、数量不足、吞噬细胞功能和质量不足以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抗生素治疗难以奏效。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尽可能改善患病畜禽的整体状况,并应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来增强畜禽机体的低抵抗力,例如降低患病畜禽的高温,时刻关注患病畜禽喂养及休息状态,同时对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平衡进行纠正,增强微循环,对血容量进行补充,对原发病和局部病灶进行积极治疗。
2.5对饲料添加剂要科学运用,不宜长时间使用
在临床中,运用一些合法的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对畜禽的保健、畜禽的健康生长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最主要的是还能有效提升经济效益。然而,一些饲养员和畜牧兽医必须要注意的是,不能低估在饲料中添加低剂量抗生素作为长期预防药物的危害,食品动物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容易诱发细菌耐药性,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将其转移到人体病原体中,增加了人体内耐药菌株的数量,给人类传染病的治疗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不允许将治疗性抗生素用作饲料药物添加剂,尤其是在人类医学中通常用作促进畜禽生长的药物添加剂的抗生素绝不允许使用。
窗体顶端
2.6为提升兽医业务能力,必须加强兽医队伍建设
针对兽医管理制度建设要积极推进,针对执业兽医制度要认真履行。若想从根源上进行法律约束,只有这样做,此外,这样做能开具正确的抗生素处方,对抗生素的使用具有指导作用,能杜绝滥用兽药和抗生素的行为,还能严格依据停药期规定停止用药以及建设兽医医德等。
2.7出口畜禽及其制品,应当特别注意出口国的特殊限制,不得使用出口地禁止使用的抗菌药物。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使畜牧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畜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动物食品的健康与安全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对抗生素兽药在临床中滥用的现象进行有效制止和杜绝,才能确保畜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才能有效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及安全,才能促使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以提升,最终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窗体底端
参考文献:
[1]梁楠,庞歌.兽用抗生素滥用的危害与合理使用[J].河南农业,2016(27):38-39.
[2]朱力军.加强兽用抗生素管理控制抗生素耐药性[J].中国兽药杂志,2000(05):55-56.
[3]张小莺.兽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替代[J].中国畜牧业,2015(22):45-46.
[4]裴立忠,张鹏.兽用抗生素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J].价值工程,2014,33(26):299-301.
[5]徐祯.浅谈抗生素应用现状及污染[J].内江科技,2018,39(01):139.
[6]王静,杨代蓉.浅谈兽用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现代畜牧科技,2018(05):132.
[7]本刊综合.科学看待兽用抗生素[J].四川畜牧兽医,2016,43(0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