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44例,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组,既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7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综合性结合鼻导管供氧治疗,给予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比观察两组15min、60min、120min监护仪数据。比较两组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15min、60min、120min的SpO2低于观察组,治疗后RR、HR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Brog评分、舒适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为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指导,早应用早治疗
[关键词]经鼻高流量氧疗;常规综合性治疗;鼻导管供氧;指标变化;血气分析
急性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因不能自主进行气体交换,使得导致缺痒以及二氧化碳潴留,出现了生理功能以及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经鼻高流量氧疗可以及时纠正缺氧和呼吸困难的现象,相较于传统氧疗手段经鼻高流量氧疗效果明显[1]。为此,文章对在我院进行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急性呼吸衰竭通过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的有效性,先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44例,为了有效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救治中的效果,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组,既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72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43~18岁,平均年龄(71.9±5.4);观察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70.1±5.3)。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综合性结合鼻导管供氧治疗,给予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经鼻高流量氧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综合性治疗包括祛痰、纠正酸碱失衡、营养支持、控制感染、解除气道痉挛、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给予对照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常规综合性治疗与鼻导管供氧治疗。给予观察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常规综合性治疗与经鼻高流量氧疗[2]。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并进行分析,如果遇到患者病情恶化情况需要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通过机械通气治疗。
1.3检测指标
两组患者进行氧疗后需要记录15min、60min、120min数据、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采用Borg疲劳量表、舒适度评分、评价呼吸困难程度;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疲劳程度越高,呼吸越困难,反之则越低、越轻。观察记录患者病死率、住院时间以及插管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工具借助SPSS22.0软件工具开展,使用(均值±标准差)表示患者的计量资料,使用%表示患者相关指标,采用t进行验证。两组技术数据比较行卡方验证。P<0.05表示诧异显著且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监护仪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治疗后15min、60min、120min的SpO2低于观察组,治疗后RR、HR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治疗前后监护仪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3讨论
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传统氧疗装置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经鼻高流量氧疗是通过鼻导管直接将高流量的空氧混合体输送给患者,可以有效降低呼吸死腔量,提升肺泡通气量。不仅如此,还会产生气道正压,降低鼻咽部阻力和吸气阻力,使患者呼吸做功降低,提升了上腹胀肺泡[3]。防止口鼻腔干燥和刺激眼睛等现象,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舒适度,提升了治疗的耐受性。通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最明显。所以高流量氧疗可以改善氧合、缺氧等现象。Brog评分、舒适度评分、插管率和病死率也低于对照组。所以,经鼻高流量氧疗可以缓解呼吸困难,降低住院时间[4]。
总之,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为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指导,早应用早治疗。
[参考文献]
[1]陈丽丽,郑如添.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名医,2020(04):88-89.
[2]黄琳娜,李正东,夏金根,詹庆元.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01):41-44.
[3]姜翠英.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5):123-124.
[4]高敏,韩小彤,文辉,袁霞,尹丽,宁凤玲.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成人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17,23(22):4468-4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