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实践,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8期   作者:姚国强
[导读] 本文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注重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着力,
        摘要:本文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注重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着力,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感恩的意识,提升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立足实践;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课本上,忽视构建与学生的认知连接,与学生生活的连接,导致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与学生认知的脱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道德与法治更好地服务学生的生活和精神发展,便成为空谈了。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本文主要从合作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以及自主探究法三个方法进行探究。
        一、运用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正确生命观
        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充分交流,各抒己见,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提升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和周密性,提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本段具体从正确生命观的角度,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授课。
        例如,在讲授《生命可以永恒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法,组织学生思考生命是否可以永恒,应如何更好地度过这一生?真正让学生对生命有新的认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具体教师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点,划分小组。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性格。第二点,创设问题。教师询问学生:“你们认为生命可以永恒吗?对此有何感想?”第三点,适时引导。教师走入学生的讨论中,并针对有问题的小组,进行启发性的引导。第四点,展示成果。教师在此简要介绍学生的探究成果。小陈说:“生命是不可以永恒,稍纵即逝。我们应珍爱生命,珍惜自己的时间,积极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小于说:“我认为生命不只是包括生理上的生命,更包括精神上的生命,是对于信仰的坚持。精神上的生命真正地为我们生理上的生命润色!”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生命进行阐释,让学生从多角度认知生命,感悟生命,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
        二、巧用生活实践法,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实践是人们验证整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同样也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意识的重要途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实践教学法,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悟教学内容,深化理解教学内容,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积极作用。本段从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着手,开展实践教学。


        例如,在讲授《爱在家人间》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为家长洗脚,真正让学生在为家长洗脚的过程中,感悟生活的艰辛,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具体教师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点,以境激情。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学生父母的工作场景,触动学生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第二点,开展交流。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看感受。小罗说:“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我想到了自己的爸爸。他总是起早贪黑的干活,为了整个家。我感受到爸爸的不容易!”第三点,布置作业。在学生情绪发生明显变化时,教师适时地说道:“父母为了家,为了我们,如此地付出。我们可不可以为父母洗洗脚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好!”第四点,展示成果。在再次上课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感受。小燕说:“我在为爸爸洗脚的过程中,发现他的右脚总是有意识地向后缩。仔细看,我发现的右脚小拇指下面有一颗水泡。爸爸说,不疼。这让我感受到父亲工作的艰辛。我要用学习的进步报答爸爸!”
        三、使用自主探究法,增强学生自我控制力
        与传统自主探究法不同的是,本文中的探究教学法,注重让学生从自身生活的角度,思考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用个人的体验,分享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理论的理解,真正让学生在思考中,在感悟中,提升道德法治的认知能力。本文从控制学生的情绪入手,开展自主探究教学。
        例如,在讲授《品出情感的韵味》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小明因为成绩不理想,而伤心的视频,并对学生说:“假如你情绪低落,你会如何做,来缓解自己的消极情绪?你们可以从生活的角度思考,并联系课本内容,进行阐释!”在学生思考结束后,小碧举手说:“通过联想生活中调节情绪的方式,并与课本内容进行结合,我发现我常常运用注意力转移法,缓解自己的情绪。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常常会听听音乐,来缓解自己的焦虑,每当我听到《我相信》这首歌后,会看淡生活中的不如意,并再一次相信明天!”教师让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分析生活与课本内容的连接点,真正让学生获得缓解情绪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课本理解深度,提升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总而言之,在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深入研究教材,并将其中的内容,从学生生活的角度进行展现,让学生能够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生活的启迪,真正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慧玲.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7(22)
        [2]高小妮.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