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计算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8期   作者:孙贵莲
[导读] 如今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
        摘要:如今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对课堂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对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来说,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不高,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使得课堂更加无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使用现代技术的优势来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使学生更加轻松理解数学知识。
        关键词:计算教学 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运算能力尤为为重要,它贯穿与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形成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还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都需要计算的参与,所以,对于小学教师来说,运算能力的培养,重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真正提升计算能力,为今后更好学习数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实在计算训练中,孩子们觉得枯燥无味,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而不被重视。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心理上的轻视,认为会计算方法即可,思维形成定势,而算理的学习则太抽象,对于学生来说,更加晦涩难懂,而信息技术的使用,降低了算理学习的困难程度,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信息技术能将算理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用多样化的形式帮助学生牢固的掌握学生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
        一、运用信息技术,动态创设情境,?激发计算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对一件事情产生足够的兴趣时,就会对其有探知的欲望,对于学习来说,也是如此。针对教材中呈现的数学问题,文字的叙述是枯燥的,学生机械地寻找数学信息与数学问题,对他们来说是无味的,特别是计算教学中,呈现的例题大多不难,极易寻找到解题的方法列出算式,可对为什么这么列式,思考甚少。学生的思维定势就展现出来,看到一共就加,看到平均分就除,学习兴趣不高。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中来?其实信息技术是最好的手段。
        在教学中,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对枯燥呆板、比较单一的数学问题,以动态形式展现出来,创设趣味的、生动的教学情境,将算理知识利用直观的教具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将计算理论进行理解消化,这样一方面能让理论知识变得具体,使学生理解的更加透彻,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也能让数学课堂更加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说在学习四则运算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揭示算理。例如在学习两位数的加法时,教师可以将数字用木棒表示,然后引导学生先观察多媒体上木棒的组成,对于18老师是用一捆木棒和八根木棒表示的,让学生思考25应该如何表示,然后让学生对图中的摆放位置进行总结,并且思考为什么小棒的位置必须如图所示。通过这样的整体观察与实际思考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就能很直观的看出在计算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且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还能对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算理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学习的兴趣也能被激发出来。
        二、运用信息技术,数形结合,探究算理算法
        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对于思维也逐渐从具体向抽象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阶段,逐步改变教学方式,要抓住数形结合的思想本质,深入探究为什么这样算的计算本质,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更提倡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相结合。每位学生都有不同个性及学习经验,在自主学习中,会呈现不同的思考角度,也就会出现算法多样化的结果。

此时,教师更多的应重视多样化思维的合理性,倾听学生在交流各自的思维的过程中,会让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提升。而算法优化是使学生计算技能提高的过程,必不可少!哪种方法更好,更有利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教师的鼓励不可少,教师的对比优化教学更不可少,信息技术则发挥了它最大的效应。
        教学过程并不是单纯的教授知识,同时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说,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分析具体化,再由具体像抽象逐步过渡,完善学生思维。
        比如在学习图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猜想,能不能将未知的图形转化为其他已知的图形进行计算,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展示。通过不同的分割方法,让学生进行比较,并根据白板演示进行归纳总结,如何分割才是最优选择,最后总结出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通过白板进行分割演示,可以将学生想象出来的图形进行演示,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步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思维进行发散锻炼,让不同的想法进行激烈的碰撞,既达到了教学目的,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数学活动,提高练习的针对性
        数学计算的能力是需要大量练习来进行支撑的,练习在巩固计算原理,提高计算能力和熟练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传统教学下的题海战术,不仅为学生带来了学业上的压力,还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同时也增加了老师的负担。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分层并预先设计好多种题型的练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进行选择性练习,当学生有所进步时,再选择下一阶段的学习,这样的练习方式更有利于突出重点,提高效率,娱乐性的练习也能让学生将学习被动化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比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以闯关的形式建立,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设置不同的关卡,并增设不同的故事情境或趣味游戏,当学生答对时才能通关,即使算错了也没关系,可以增加一些鼓励性的语句,激励学生继续努力,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体会学习的趣味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建立组队闯关的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也能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敢于挑战的勇气,这样既能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课堂质量。
        总之,在计算教学中,我们既要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的扎实有效,又要把握先进教学理念,灵活运用信息技,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一个探寻算理算法交流平台,搭建一个数学活动探究平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当计算教学与信息技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时,数学的魅力也能更大程度的绽放,让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不再抗拒,也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彭华斌.小学数学如何将算理和算法进行有效融合[J].2017(24):55-56.
        [2]吴文俊.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的构建与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