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是越来越大,专业化会计对企业的财务核算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的科学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时至今日网络化逐渐普及,传统的会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需求了,电算会计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电算会计将电子技术应用到了会计实务当中,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提升了会计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翻转课堂;电算会计;会计教学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电算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给中职电算会计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得到了师生的喜爱,提升了学生的之间技能,为社会培养了更多实用性人才。
一、课前学生自学,整理疑难问题
传统的电算会计课程大多是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只能是机械的进行记忆,传统的课堂教学将课堂理论知识和上机操作进行了分离,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降低了学生对电算会计学习的兴趣。另外,会计这门课程经常会用到各种图表,也需要学生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但是图表的制作比较耗费时间,教师只有演示的时间,没有让学生进行练习的时间,将翻转课堂运用到电算会计教学当中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教师可以提前制作简洁精炼的PPT,将所有的知识如报表、账目、数据等知识通过现代化的网络设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对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从而减轻课堂教学压力。例如,在学习《记账凭证的填写》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制作PPT,也可以制作或者寻找精炼的视频资源,让学生进行观看。教师也要注意学生在观看这些教学资源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如记录账目如果发现错误该如何改正、原始的凭证资料内容填制不齐全、会计分录填制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在教学资料当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醒,这样就为之后的课上教学奠定了基础。翻转课堂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课前预习效率,可以让学生抓住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降低学习的疲劳。
二、课上师生交流,巩固难点重点
传统的电算会计课堂讲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一旦课堂讲解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就需要花费课下大量时间来进行复习或者学习,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一般而言如果没有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讲解速度,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又比较多,因此讲解较快,缺乏师生互动,这就更容易造成学生走神。翻转课堂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课堂,在课前已经了解了部分知识点,课堂讲解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对知识进行巩固。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翻转课堂不是教师在讲台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模式,而是师生进行探讨,一起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重难点上,通过师生互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学习《设置职员档案》时,通过课前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够解决简单的问题,也可以设置职员的档案。等到了课堂讲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不讲解这些问题,而是直接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如何添加或者删除职员,如何更改职员档案,如何调整职员顺序等。让学生在讨论当中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巩固知识重难点。
三、课后总结提升,形成知识系统
一般而言知识的学习需要经过预习、学习、复习三个阶段,传统的教学方式想要取得较好的成绩都是凭借这种教学方式。然而这三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中职学生学习的科目较多,如果每一个科目都如此进行学习,比较耗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翻转课堂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这一弊端,打破了三段式的学习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平台让学生进行锻炼,掌握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电算会计避不开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与计算机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针对会计核算软件的学习,教师可以将与之相关的问题,如建立企业账套、实施财务分工、设置基础信息、处理日常业务、编辑财务报表等知识进行整理之后发送到教学平台,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练习,这就节省了学生的复习时间,提高课后学习的效率。课后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相关的习题,也有有趣的视频,学生也能按照教学资料进行实际操作,这就提高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
四、优化考核方式,评估学习成果
从目前来看大部分中职电算会计专业学生的考核仍然是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这种”一刀切“式的考核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否定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考试答案的唯一性,也否定了学生的创造性,再加上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理解能力较低,这种闭卷考试的弊端就显得更加明显,因此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让翻转课堂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电算会计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需要学生自发的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要注重知识的联系行和实用性。首先应该将学生的课前学习纳入考核当中,提高学生课前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意识的进行课前学习。课前学习对翻转课堂的成败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课前学习效果不佳,就会影响到课上学生之间的讨论。其次,要将学生的课堂表现纳入到考核当中,课堂学习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的课堂活跃度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这是翻转课堂的主要部分。最后将学生的会计资格考试作为一个考核标准,会计资格考试也是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证明,是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一个体现。
五、理论结合实际,加强实际模拟
电算会计是近几年新兴的一门课程,知识理念正在快速的发生变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当中,大部分是以教材知识为依据,按照教材的知识大纲进行讲解,在课程教学的初期很多中职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不知道该如何有效的进行教学,等到教师具备了教学经验,教材又到了更新的时候,不得不重新研究教材,重新研究教学方法。如此进行循环不但教师感到疲惫,学生其实也没有掌握到最前沿,最为实用的知识,最终会影响学生进行就业。随着翻转课堂的深入发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对教材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就是企业的生产实际。企业追求的是效益,强调的是知识的转化率,重视将知识转化成生产效率,因而对教学的指导性很强。教师在讲解教材知识的时候,都会提前寻找相关的企业案例,或者咨询合作企业的会计人员,从而了解这部分知识在平时工作当中的运用频率。到了课堂讲解的时候,教师仍然以企业案例为引导,让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知识的实用性,尤其重视工作当中运用频率较高的知识,对其进行重点讲解。理论结合实际,提高知识的时效性,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电算会计是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当中的重点课程,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为了提升教学的效率,可以将翻转课堂运用到教学当中,首先要注重学生的课前学习,让学生对接下来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其次是注重课堂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知识内容;加强课后学习的针对性,降低学习的疲劳。做到查漏补缺;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成果,避免“一刀流”式考核;最后还要注重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切合企业生产实际,提高知识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肖,张立斌.翻转课堂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08):35-36.
[2]王艳.翻转课堂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149.
[3]刘晶.论翻转课堂在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8):156.
课题名称:技能竞赛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优化策略研究课题编号:CDJYKY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