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的“长生果”》是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围绕“读书明智”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略读课文《我的“长生果”》。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从古到今人们读书的态度、方法、经历和感悟。
关键词:长生果;教学设计;方案
一、学习者分析
五年级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相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五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所提高,学到的只是越来越丰富,同时也已经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本学期已经进行了策略单元的学习,总体上阅读速度加快,尤其是默读,可以快速地进行,并从中勾画圈点重要语句,开始尝试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要点。
二、教材分析
1、课标分析:根据课标各学段目标及五上学期目标,具体体现到本课的有识字写字目标“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阅读目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习作目标“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2、单元分析:本单元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习作要求“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口语交际与习作紧密衔接,既紧紧围绕人文主题展开,同时又是语文要素的训练。
3、课文分析:《我的“长生果”》是一篇略读课文。课题旁带有星号的略读课文是从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学期就已经有的。在三上第一篇略读课文《不懂就要问》里,就已经用泡泡的形式指出“粗知大意”和“不认识字词也可以”的学习定位。五上的略读课文承担另一个功能,就是迁移运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包括之前第二单元学过的策略“提高阅读的速度”。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
知识与技能:认识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奔”。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
2、能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教学难点:能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五、教学资源:图片;多媒体硬件设备
六、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2.搜集叶文玲资料介绍,课文有关的图片部分。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我的“长生果”》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破题导读,引入新课
1、小主播导读:
与读书有关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结合图片谈话导入:这是谁?他在干什么?怀中抱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偷?引出课题,介绍人参果——长生不老之果,作者认为的“长生果”又是什么呢?一起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3、出示目标,集体朗读,明确学习方向。
教学活动2
目标引出,集中生字
1、教师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读生字组成的词语。说说识记方法。
3、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发现丢掉的蓝色字。
集中对比,辨析多音字。
教学活动3
多读课文,梳理概括
方法提示:用好略读课文的“金钥匙”——文前提示语。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
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哪些道理。
一读课文:
1、标出段序;2、注意读准生字;3、朗读课文,注意速度。
二读课文:1、快速默读课文相关段落,勾画相关词句。
2、小组讨论后,填写下面的表格。
三读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相关段落,勾画相关词句。
2、小组讨论后,填写下面的表格。
教学活动4
走近作者,深化理解
1、作者阅读与写作有这么多感悟,成就如何?
(认识作者,用事实说话,证实课文)
叶文玲,当代女作家。出版《心香》等多种小说集,《无梦谷》等多部长篇小说。,已有800多万字、39本作品集及一部8卷本文集《叶文玲文集》出版。
2、走近作者,齐读片段(第1、2自然段)
(深化理解,回归课文)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板书设计
参考文献:
【1】余映潮.说说《我的“长生果”》的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8,1009(27):48-49.
【2】娄娟.篇章智慧·词语内涵·阅读方法——三教《我的“长生果”》的教学反思[J].语文知识,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