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小学低段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具体表现中进行了梳理,笔者认为在小学低段学习音乐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六个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包括观察模仿学习能力、探究创造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学习能力、竞争合作学习能力、反思评价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音乐活动中给予学生认知上的挑战,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以及人际合作的快乐,最终去获得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能力、培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结合小学低段音乐教学来思考,具体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何传授给学生?也许有时候,忽略了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包括倾听习惯、对音乐的专注程度以及学习音乐的素养和态度。就观察学生在音乐课堂表现,我认为,对于小学低段学习音乐必须要关注学生以下六个方面的学习能力
一、观察模仿学习
在小学低段音乐课堂中,不管是欣赏、歌唱、歌表演、律动等都或多或少的有教师的示范,示范教学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可以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也就是说,学生先观察教师示范,然后获得模仿学习的机会。音乐的知识技能是具体的,学生很难通过自己探索、探究去获得,这就需要教师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例:《粗心的小画家》(湘教版二年级下册)
我会使用到问答的方式:
师:我来问,你来答
2/4
XX XXX│ XX X │
师示范: 谁说 他 是个 小画 家
生模仿: 丁丁 说 他是 小画 家
师示范: 什么 东 西 一大 把
生模仿: 彩色 铅 笔 一大 把
在本来是一个节奏拍手问答的游戏,但是在游戏时,教师的问也就是变花样的示范教学,而学生的答相对于教师的示范也就是模仿学习,当教师在示范后,再请学生自主玩拍节奏游戏时,学生能够不需要教师的示范,自己拍手表现,这就是在教师的示范下慢慢培养出来的观察模仿学习的能力。
二、探究创造学习
我认为不管是音乐、美术、舞蹈都是属于艺术领域课程这个大的领域之下的,而它们都有几近相同的价值取向就是——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表现音乐可以有很多种形式:用动人的声音歌唱、随乐律动(律动表演)、即兴歌舞(边唱边舞)、乐器伴奏、语言描述(小结歌曲传达的意境或意义)等等。
例:《小毛驴》(湘教版二年级上册)
师:正当他得意的时候,不知怎么咕噜噜噜噜我摔了一身泥,如果你是这个得意的孩子,你会说些什么?
生:淘气的小毛驴
生:(生气)不和你玩儿了
师:那谁可以加上动作来表现一下“哎”
生1:嘟嘴
生2:摊手
可能学生对于未知的问题有千万种答案,有多面的理解和表达,对各种声音的感悟和体会也不同,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去用他的肢体语言来诠释他对歌曲的理解,无可奈何的那个“哎”字,加上耷拉下来的头,为歌曲增色不少,本就是学生所熟悉的一首歌曲,但是熟悉中百唱不厌,因为歌曲里有他们新的认识和理解,有他们自己创作的东西融入到歌曲里,不用教师要求,他们也极力希望继续唱。音乐是感性的,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和感受都不一定完全相同,要不怎么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结合自身素质及想法创造性表现,这样的音乐才生动,才有趣,才被学生喜爱。
三、积极主动学习
对于学习如果希望得到好的效果,是需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的。这样才能让学生能展现出独立的精神和控制自己选择的能力,歌唱和表现时能更自信,积极的参与音乐学习,愿意尝试一些有难度、有挑战性的活动或任务。学习音乐,对于主动学习的学生,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课堂中表现出的是专注、耐心、积极思考、坚持,遇到干扰也能够及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我调控,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将受干扰后中断的注意力重新转移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是需要学生有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四、竞争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集体学习情境下,能够与他人相互配合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能力,在竞争中加入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并享受与同伴协作的快乐,遇到困难时能与同伴进行讨论,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意见。
例:《蒙古小夜曲》(湘教版二年级下册)
在课前我已经和学生进行了音乐游戏,认识了一些小乐器,学习歌曲《蒙古小夜曲》之后,我要求请出小乐器,四个组分别负责一个乐句,讨论使用哪种乐器为歌曲伴奏更好听,应该怎样伴奏?讨论后,先请每个组的个别学生来展示讨论成果,然后进行小结,加上小组竞赛的形式,学生很是带劲,这样的集思广益特别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能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时学会与同伴交流,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吸纳别人的经验,以此建立起同伴间的榜样。
五、反思评价学习
反思,主要是指对先前的经验进行思考,有所发现、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师:你觉得刚刚唱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不好
师:哪里唱得不好
生:……
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回答或回答的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刚才唱歌的时候,为什么会觉得唱得不好?声音怎么样?音唱准了吗?有感情吗等等,这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去思考,我是哪些方面没做到或者没做好,才会导致我觉得我唱得不够好,让学生清楚明白,原来我在高音的部分还没完成得更好,我还可以尝试在这个地方努力唱得更好。
六、解决问题学习
在课堂上,学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当学生在面对疑难或困难的时候,能够主动愿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那是我们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培养学生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母鸡叫咯咯》(湘教版二年级下册)
师:刚才的歌曲里母鸡叫了几次?
生1:4次
生2:5次
生3:6次
当学生在没有关注问题和音乐时,他们会猜测答案是什么?这时,我会问学生,到底是几次,教室里可能有不同的3种或3种以上的答案,那怎样才能知道母鸡到底叫了几次?有学生就提议:方法一,看书上的乐谱,数一数;这里加上了数的概念,学生通过数数,可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方法二,再听一次,这一次学生会带着这个问题,专心的仔细的聆听音乐,并且会在心里小心的数着1,2,3,4,5……方法不是教师提出来的,教师作为教学当中与学生同学习的协助者,支持者,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尝试用这个办法来解决刚才的实际问题,歌曲里母鸡叫了几次,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来,这说明学生在思考,当他们下次再遇到相似的情景和问题时,他们能够采用找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尝试解决问题,当问题的答案清晰后,学生一定比教师主动告知他们要来得兴奋和激动,因为是他们自己解决的。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后能描述问题,并尝试使用不同途径和方法解决问题。
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多关注学生这六个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能逐步的自我丰富,在自我丰富的同时,可能会激发学生自我创新的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学生会更积极主动的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自我实现,当有了这种自我实现,学生会一直喜爱音乐。
参考文献:
[1]董畅.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北方音乐,2019,39(23):121-122.
[2]董玉萍.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方法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