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的小学教育对于城市的小学教育是相对落后的,农村的教育仍处于传统式教学方法,不够重视学生的艺术兴趣,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农村的音乐教育更是叹为观止,没有足够的教师资源和教学能力,无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本文主要探讨农村音乐教学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应该进一步的开阔教学资源,改革农村小学音乐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与实践
小学教育是素质化教育,主要展现学生们的体、智、德、美、劳的五大美育,而小学的音乐教育是素质化教学中的美育之一。在20世纪以前我国教育是不重视学生的艺术教育,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研究者发现,艺术教育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所以把艺术教育课程放置在教学中。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中的一部分,如今城市小学的音乐教育课程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农村地区小学的音乐教育仍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依然处于教育的低级化阶段,不重视对学生的艺术培养,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门应当重视起对农村音乐教育的培养。
1当年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不足
1.1师资力量不足
当年我国教育的师资本身就不足,更不要说农村的教师资源,在农村小学中语数教师的资源都非常的有限,一个教师要带几个班级的教学,而音乐教师更是短缺。农村的音乐教师不仅少,教师的专业能力也跟不上城市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一些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缺少教学经验,不懂得如何带领学生们学习音乐,只随便放几首音乐让学生听,还有一些教师专业水平不足,不能正确教导学生专业化的知识,也有一些教师素质低下,学生们上音乐课提不起兴趣,班级秩序紊乱,教师就会用语言侮辱学生,违背了师德。这些教师的资历不能提升学生们的音乐能力,反而会降低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1.2音乐教学资源匮乏
农村小学的设施本身就少,而音乐教学的设备更是稀少无比。城市小学的音乐教学设备,是非常的丰富,有钢琴、古筝、小提琴、二胡、琴笛等各式各样,也有独立的音乐教室;而农村的小学音乐教学设备,不仅没有音乐设备,也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音乐教师的教学只能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音乐,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增强学生对音乐的专业化,也不会重视音乐的培养。
2新形势下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1增强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我国教育部门应当重视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质量,首先要增强农村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
把每个教育部门负责的农村学校,进入专业的音乐师范学校招聘教师,在招聘进来的音乐教师进行正规的面试,考验教师的专业水平化和师范道德化,通过正式面试的教师,以丰厚的待遇,分配到每所农村学校,有效地增强学校音乐教育的水平,也能为学生传授更好的专业知识。
2.2为学生提供音乐教室和音乐设备
如今有了专业化的音乐教师,教育部门也应该为学校配对音乐设备,有了音乐设备教师才能够教育学生更多音乐知识。学校也要为教师和学生准备音乐教室,有了音乐教室学生们才能更加融入到学习中,在不同的环境体验不同的学习,不仅能促进教师的教学态度,也调动了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2.3以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音乐细胞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也可以把学习教学转化为游戏教学,让学生们更能理解和学会音乐知识。普通单一的音乐教学方式,学生们不仅学不会,也会降低音乐方面的记忆,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观。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加入“音乐游戏”的模式进行教学,不但能增强学生们对音乐认识,也能提高班里的氛围,更容易记住音乐的知识。例如,学习音乐基础的五线谱“do、re、mi、fa、so、la、xi”的认识,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们快速的记忆五线谱,也就利用音乐游戏法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先让学生们认识五线谱的样子,教师在教学生们准确的读出五线谱的发音,然后再进行游戏环节。小学生都多数都玩过“躲猫猫”的游戏,教师同样可以利用这种游戏方式,让学生们快速的记忆五线谱的发音。教师找出七个学生,再找出两位学生,让七个学生每人拿一个乐谱字母,按照五线谱的顺序排列,再把其中三位学生的乐谱字母藏到教室的任何地方,在藏之前其中的两位学生要蒙上眼睛,藏好之后,让两位学生寻找缺少的乐谱字母,当有一位学生快要接近乐谱字母时,全班学生都要大声的喊出那个字母读音,如果离字母远了,就要小声的说字母的读音。通过这场音乐游戏,学生们不仅快速的记忆了乐谱字母的发音,也会记忆更加深刻,从而体现了音乐课堂的乐趣,在游戏中体验学习。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不断改革,才能提升学生的美育,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所以国家教育部门应当完善农村的音乐教育,改变古老的教学方法,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通过音乐教学适当的让学生放松心情,提高学生的素养精神。
参考文献:
[1]郑凤婕.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因材施教[J].新校园:中旬刊,2018
[2]周淼慧[1].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对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J].长江丛刊,2018
[3]孙乐[1].刍议农村中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