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8期   作者:程贵发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弊端日益凸显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弊端日益凸显,显然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差异化发展的学习需求,也抑制了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在当下追求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中,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基于生本理念从不同方面探析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形成历史思维能力,促使其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养成。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高效课堂
        随着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历史教学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能够充分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从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参与兴趣;基于问题启导,推动课程发展;讲解历史故事,提升分析能力;组织历史实践活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等四个层面着手分析教师如何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立足生本理念展开有效教学以促使学生核心素养能力提升。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历史与现实生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以史为鉴,可以更好地审视我们现在的生活,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根据历史知识创设生活情境,与所学习的历史知识不谋而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主动思索,拓宽自己的历史视野。而课堂情境生活化,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氛围变得更融洽,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也会大大地提高。
        例如,在讲述《三国鼎立》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东汉末年各路诸侯涌起,最终形成魏、刘、孙三国鼎立对峙的江山局势这一客观历史,将其中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情景化,演绎一个历史情景剧。在官渡之战中,一些重要的角色由学生来扮演,比如曹操,袁绍,许攸,袁绍的谋士等等一些文官武将。教师将整个故事脉络给学生讲解后,由几个学生共同参与台词的编写,还有旁白词等等。通过简单情景剧的形式,将整个故事演绎出来,这样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的参与度,会让学生乐于其中,寓教于乐中就完成了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同时在角色扮演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
        二、基于问题启导,推动课程发展
        问题是课堂的灵魂牵引所在,教师在教学中巧妙的提出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从而形成一定的驱动力,驱使学生主动进行问题的分析、推理、探究和论证过程之中,使整个历史教学进程在问题的驱动下得以顺利的开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授《太平天国运动》这部分知识时,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对太平天国运动前的社会背景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本课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对教学进行预习,让学生们了解太平天国时期的社会背景,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和失败的主要过程,待学生们对教材内容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可以对学生提出如下问题:结合教材分析,是谁提出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美好梦想是怎样萌发的呢?这场腥风血雨的运动又是如何失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前,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着哪些严重的社会危机?问题提出后,笔者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一段时间后,学生们结合课本得出了结论,随后,笔者对学生们的答案进行总结归纳。这样一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笔者通过有效问题的驱动,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动机,推动了教学进程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讲解历史故事,提升分析能力
        历史故事是每一位学生了解自己祖国历史的有效途径,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摒弃传统的引导学生识记历史知识内容的单一授课方式,通过给学生讲解故事的方式让学生生动了解历史内容,在详细介绍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用客观公正的教学情感感知故事,在历史故事分析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
        比如,在教学《伐无道 诛暴秦》一课中,讲述了秦王嬴政的强征暴敛和穷奢极欲,修建阿房宫的故事,还有秦始皇调集民夫北筑长城,还有著名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都是发生在这一段时间。这些故事颇为生动地讲述了秦始皇执政的负面影响,极大地影响到了人民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继续发展,尤其是修建阿房宫,引起了人民的极大不满,再加上严刑峻法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陈胜、吴广起义就是严刑峻法下的一个典型案例,虽然是天降大雨,耽误了工期依旧要治罪。这就使得部分人想要拼死一搏,最终掀起了起义狂潮,尤其是刘邦和项羽两支中坚力量,最后成为推翻暴秦的关键因素。教师可以围绕这些故事为学生讲解秦朝灭亡的前因后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生动的故事中提升学生历史分析能力。
        四、组织历史实践活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当下的历史学习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一定的要求,包括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这五大核心素养,这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在日常课堂的教学中,也要适当开展一些历史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素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魅力。在生动有趣的历史实践活动中爱上历史。
        例如,在讲《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这一课时,提前要求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然后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并能简要分析科学技术及文化对中国古代发展的影响,在学生自我阐述的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自主掌握历史相关知识,还能够培养提高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学生的展示过后,除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评价外,再进一步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使学生进行系统地掌握。除此以外,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可以偶尔进行一些历史实践活动,类似于历史辩论赛、情景剧的形式,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课堂的高效构建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教学任务,其教学效率的提升对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文化内涵也有重要意义。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将构建高效历史课堂作为重要研究课题,通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创新多样策略切入课堂教学,在优化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彰显生本思想,实现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凤香.创新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对策研究[J].华夏教师,2018(29):37-38.
        [2]韩娜.以史为鉴  传承经典——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4):82+84.
        [3]姜焕侠.引入新理念,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才智,2016(12):173.
        [4]宋立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学周刊,2015(20):58.
        [5]黄运兴.探讨如何运用小组合作方式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5(05):43.
        [6]管利.激发学习欲望是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关键[J].成才之路,2012(06):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