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 引导 感化——中职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的三大法宝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8期   作者:王翠
[导读] 立德树人的提出要求中职班主任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
        摘要:立德树人的提出要求中职班主任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采取适宜的方式渗透德育教育,借此改进传统班级管理不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中职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受自身因素的影响,情绪多变,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烈。立足中职生的如此发展特点,在组织班级德育管理活动的时候,班主任需要善于倾听学生,引导学生,感化学生,从而在拉近彼此关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塑造良好品行。在本文中,本人将结合自身的德育管理经验,就如何倾听、引导、感化学生做出详细说明。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德育管理;倾听;引导;感化
        中职生是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众所周知,他们是否能有效地参与班级管理活动,是否能实现健康的发展,直接决定了班级管理质量。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班主任采取严苛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约束,提出严格的要求,一旦学生行为不良的时候,则给予批评、惩罚。如此管理,非但实现有效管理,还导致学生产生了不少的消极心理,影响了健康发展。立德树人的提出要求中职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立足学生的发展特点,渗透德育教育。在长期的班级管理实践中本人发现,大部分中职生情绪多变,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烈。要想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引导,班主任需要学会倾听他们的声音,根据他们的发展需求进行引导和感化。对此,我应用倾听、引导和感化这三大法宝实施班级德育管理。
        一、倾听:班主任要多倾听学生的“声音”
        在实施班级管理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的是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树立权威。但是,一些中职班主任为了树立权威,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经常使用严苛的手段对学生进行要求和约束,一旦学生违反了要求,就给予批评或惩罚。之所以采取这样的管理手段,是因为这部分班主任觉得,学生只要体验到了班主任的严厉,就会产生敬畏之情,这样自己的权威也就树立起来了。其实不然,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中职生渴望获得自我发展的机会,班主任严苛的管理和要求,尽管会在短时间内起到约束学生行为的作用,但是却在学生们的内心深处埋下了爆发的种子,在之后的管理活动实施中,只要稍加不慎,就会引爆学生,影响班级秩序,削弱班级管理质量。要想解决此问题,真正地树立权威,使学生支持和喜爱自己,本人认为,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班主任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对某事物的观点、看法,并就此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可以使学生获得满足,并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指导,改进不良行为,塑造良好道德品行。
比如,我之前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会对违反班级规则的学生进行惩罚。久而久之,我发现这些被惩罚的学生,对我是敢怒不敢言,甚至在路上遇到我的时候,会选择绕道走。对此,我进行了反思。之后,我改进管理方式,当学生们违反班级规则的时候,我不再不分青红皂白地惩罚他们,而是给他们提供辩白机会,倾听他们出现不良行为的原因,把握原因,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在倾听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上课迟到的原因是因为宿舍里有“夜猫子”,晚上不睡觉,影响他人,自己也深受其害。就此原因,我和“夜猫子”进行了沟通,劝说他早说早起。同时,要求宿舍长制定严格的宿舍作息时间。在我的倾听和指导下,学生们不仅减少了迟到行为,还学会自主地遵守规则。


        二、引导:班主任要适时引导学生行为
        在实施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要想有效地渗透德育,班主任需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们进行平等的交流,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引导,驱动学生获得健康发展。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不少班主任会引导学生的行为,但是其采取的引导手段是告诉学生做什么,不做什么,如此招致了学生的厌烦。尽管中职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地发展,但是他们还是具有向师性的。实现对学生行为的有效引导,莫过于班主任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对此,我在组织班级德育管理活动的时候,会为学生们做出正确的行为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
        比如,在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出现迟到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班级秩序。为了减少学生们迟到的现象,我会以身作则,每天早上提前十分钟达到教室,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学生,或者微笑面对学生,或者轻轻地打一声招呼,如此不仅可以为学生带来好心情,还可以使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提前到了,我们也应该早到,从而树立时间意识,减少迟到行为。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在上课的时候也会迟到。面对自己的迟到问题,我不会回避,而是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全班学生说一句“对不起,我迟到了。”同时鼓励学生们按照班级规定对我进行惩罚。如此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自主模仿我的行为,减少迟到行为,还可以树立勇于承担的意识,学做有担当的人。
        三、感化:班主任要赏识感化学生
        引导学生改正不良行为,塑造良好品行,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班主任除了倾听、引导学生之外,还要学会赏识、感化学生,使学生在班主任的肯定下,树立自信心,积极地投身到班级活动中,在不断地实践中提升自身行为,实现健康发展。
        比如,在每一个班级中都存在着学困生群体。学困生的存在是必然的,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班主任要将他们作为班级的一份子,给予尊重和指导。事与愿违,在当前的班级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中班主任或无视学困生,或厌恶学困生,根本不会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进行引导,放任他们随心所欲,不成想,影响了班级管理质量。为了有效地扭转学困生的不良行为,我在组织管理活动的时候,不仅会尊重学困生,还会赏识、感化学困生。具体地,我对学困生进行观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展现自我的机会,并对他们的自我表现给予肯定和赞扬,从而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总之,在实施中职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班主任要灵活地应用德育管理的三大法宝,放下姿态,倾听学生的“声音”,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解决问题;践行良好的行为,为学生做出示范,引导学生塑造良好品行;善于赏识学生,感化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提升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升奎.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过程中“管育并重”的有效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8(21):421.
        [2]刘文德,徐雪梅,夏金星.中职教师道德示范性提升路径探析——基于隐性德育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7):65-69+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