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一个班级内都有一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是低于班级平均水平的,他们的学习态度消极,学习能力低下,是大家口中的学困生。在数学学科,学困生的成因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比如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逻辑思维能力、生活经验等都有可能影响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需要重点分析学困生的成因,科学制定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指导策略,由此开发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好充足准备。本文将从与学困生平等对话,了解学情需求;坚持因材施教,调整辅导策略;进行心理暗示,优化学生心态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优化学困生转化工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方法探究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数学学困生的合理学习权益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定的轻视,因为评价数学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便在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学困生的成绩水平是低于平均分数线的。在现代教育体制下,人们提倡公平教育,指出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应该真正围绕学生需求展开数学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数学发展,而这便让学困生转化工作提上了日程。
一、与学困生平等对话,了解学情需求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是以教案为基本教学依据的,常见的教学策略是“一刀切”,每节课的课时任务都超出了数学学困生的认知水平,使其饱尝失败,直接打击了数学学困生的学习自信,无法调动起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要坚持与数学学困生平等对话,全面了解学困生的数学学习需求,由此确定学生辅导方法,降低课时任务的难度水平,让数学学困生及时积累有效学习经验。
就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教学中,小学生就要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数感,训练自己的数学计算能力。在本轮教学活动开始之前,笔者会与学困生平等对话,了解他们对于乘法知识的了解情况,由此判断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本班数学学困生都可以通过加法与乘法的关系了解乘法概念,能够牢记乘法计算的要点,但是在具体的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却无法灵活迁移所学知识。因此,笔者就重点引导本班学困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算法,还组织了限时计算练习活动,希望可以切实优化数学学困生的计算能力。
二、坚持因材施教,调整辅导策略
客观来讲,由于数学知识以抽象、逻辑推理为主,小学生擅长感性思考与形象思维这两者之间的客观矛盾是难以消除的,所以小学生产生认知障碍的原因十分复杂,而这就需要全面、客观分析数学学困生的具体成因,否则很难从根本上完成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任务。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针对每一个数学学困生制定相应的转化策略,实现一视同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切实优化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状态。
就如本班有一个数学学困生的智力水平发育良好,但是十分不用功,经常逃学翘课,还会顶撞老师。面对这个“刺头”,笔者从类没有想过放弃,而是坚持与学生做朋友,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长期的接触与了解,笔者才发现这个学生十分早熟,认为学习数学并没有实际作用,自己也不愿意像一个“书呆子”一样每天去读书、做题。对此,笔者就整理了现代科技中关于数学技术的应用与更新情况,还利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其意识到数学是实现科学发明的基础,也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待改变了这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之后,笔者就针对这个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制定了课后辅导计划,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却真正转化了这个学生,稳步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也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进行心理暗示,优化学生心态
客观来讲,绝大多数数学学困生都存在自卑、失落等学习心态,认为自己的智力比不上其他学生,不具备学好数学的能力。在这种负面情绪下,数学学困生是很难全身心投身于数学探究活动之中的,而这就直接影响着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效率水平。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加强心理暗示,让学困生客观承认个人不足,也能使其懂得自己同样具备相应的智能优势,只要继续努力、用功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便可取得学习成功。
为了保护数学学困生的积极学习心态,笔者会认真观察本班数学学困生的课堂学习行为,重点赏识学生的优良表现。就如在“面积”一课教学中,笔者就组织了涂色游戏,让小学生为各类图形填充颜色,由此引导小学生分析面积概念。其中,有一个数学学困生在涂色游戏中表现出细心、认真的学习品质,所涂颜色十分均匀、对称,而且完全没有跳出图形边框。对此,笔者就肯定了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其分享了涂色经验,根据这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解释了面积概念。如此,则可切实优化这个学生的学习心态,使其能够取得学习进步。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学困生的学习需求,切实改善数学教学计划,按照学困生的认知特点来组织丰富的数学辅导活动,使其及时积累有效学习经验。
参考文献
[1]赵永明.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分析[N]. 发展导报,2018-05-22(020).
[2]徐留军.巧用积极心理学为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助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8(08):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