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学生系统的接受数学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在整个数学课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低年级的教学效果也一直是许多教师探究的问题。本文立足笔者多年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给出了几点个人的建议,分别是游戏教学,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动手操作,体验实践的快乐;析错、纠错是低年级数学课堂出彩的“契机点”。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策略游戏;动手;
自控力差、活泼好动是低年级小学生的突出特点,因而课堂教学也非常不易把控,许多老师走进课堂有种“走进花果山,到处是猴王”的感觉。笔者任小学数学教师多年,我认为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只要抓准以下几个“基本点”,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轻轻松松完成教学任务。
一、游戏教学,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是非常差的,刚开始上课时还是一副认认真真听讲的样子,可过了一会就开始和其他学生交头接耳,或者神游天外了。其实,我们一直以来的低年级的教学方式是有所违背学生的年龄特点的,是对学生天性的一种束缚。新时期的教育在于释放学生的天性,从学生角度出发开展教学,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不妨想一想低年级的学生最喜欢的东西。在我看来,做游戏一定是最为稳妥的。游戏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我们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游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定是大有裨益。
比如,“认识钟表”的教学,在课堂导入阶段,笔者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你和我,什么时候起床好,什么时候睡觉早。学生马上从课间的嬉戏中回到了课堂学习上,思考起谜底来。接着笔者拿出来一个提前制作好的钟表模型,借助模型进行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的认知效率。最后,开展了这样一个小游戏——挑选学生到讲台上来,拿着钟表模型,由其他学生给出具体的时间,然后这位学生拨弄钟表的指针,对应给出的时间。学生们一个个都跃跃欲试,积极性被完全调动了起来。
二、动手操作,体验实践的快乐
在座位上坐久了肯定会感到枯燥,对于天性好动、爱玩的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小学生的手总是闲不住的,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所以小学数学课应该多多增加动手操作的内容,从而缓解长时间单纯的知识讲授带来的枯燥。
比如,在教学“量一量,比一比”时,笔者让学生来到户外尽兴实践:手拉手估计花坛一周的长度;脚贴脚丈量小路的长度;一拃一拃仔细测量井盖一周的长度;排排坐利用坐宽估算凉亭座椅的长度……小组汇报时,各组用人体尺估测和用软尺精测结果的高度吻合,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人体尺的奇妙,并自觉引发深度思考:除了人体尺,还可以找到各种不同“尺子”,用它们的长度作为标准估测。在自然情境中,学生学得生动、有趣,热情高涨,随着探讨不断深入,课堂尾声抛出的问题:“水塘里的水究竟有多深,你能想到安全的测量方法吗?”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孩子们妙招不断,争先展示。课外大课堂让“动态想象”得以“现场实践”,学生获得多元体验,深度学习,既增长了生活智慧,又学会了从数学角度探索生活、探寻世界。
三、析错、纠错是低年级数学课堂出彩的“契机点”
错误总是在所难免的,教师会犯错,学生也会犯错。在课堂上也总是会不时的有错误冒出来。对于犯错,我们的学生总是有一种恐惧的心理,这是不对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告诉学生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在于犯了错却不知错在何处,不知如何改正。所以,学生在课堂中出现错误时,要因势利导,紧扣学生疑点,引领、交流,让出错幻化出课堂教学最精彩的瞬间。
比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课前笔者给学生准备好了一些等长的小木棍,在课中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给出的图形,进行木棍的摆放,以拼出一模一样的图形。但是有些学生动手能力极差,很多图形搭得就是不像样,这多少有些在我的意料之外,因而有些气愤。但马上镇定了下来,并对学生说道:“大家搭得很认真,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完美完成任务了,看看别人的作品,再看看自己的,找一找原因。”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讨论……因为“错误”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此时学生抛开羞怯与顾虑,自由地表达,自由地思维,很多图形的特征学生自己找出来了,我只是总结润色。此时那“出错”便不再是问题,而恰恰是一片“精彩”。
总而言之,兴趣是低年级小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教师要在小学数学中开展趣味性教学,并合理对待学生的错误。当然,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绝不仅仅局限于以上笔者提到的几种,愿诸位教师能够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使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新教材的改变让数学课堂更生动——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改变[J].吴小琴.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
[2]赵星.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要注意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