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开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8期   作者:汪永进
[导读] 合作学习学法是随着新课标的发展而逐渐被提出的一种新式教学方法
        摘要:合作学习学法是随着新课标的发展而逐渐被提出的一种新式教学方法,其相比与过去教学中常常使用的理论讲授法,实现了对学生作用的有效凸显,对于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实现了颠覆。而通过有效合作学习的进行,学生的能力也在其中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这对于教学效果的有效优化提升是具有很大的帮助的。本文对合作学习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开展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合作学习法;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重点科目,其对于学生的顺利升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就需要能将数学教学的有效进行重视起来。而在如今,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新课标也给高中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优化要求,其要求教师要能在实现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实现学生能力的发展。相应的,为了完成此目标,教师在教学之中,就要能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而合作学习法作为一种新式的数学教学方法,其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非常突出,若教师可以将其有效的应用进教学之中,就可以实现教学的有效调整,基于此,教师就需要能做出改变。
        一、合作学习法的应用原则
        合作学习法与传统教师所采用的理论讲授法在开展形式上存在较大的不同,在传统教学之中,教师的教学是单向化的,由教师到学生的知识传递,在其过程中,学生很少对教师的讲授作出主动地反应,且学生在彼此之间也很少进行沟通交流。而在合作学习法中,其重要的学习形式是学生的小组合作,所以能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划分就会对合作学习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合适内容的选择也是教师需要注意的一个内容,由于在小组合作之中,教师能给予学生的帮助大大减少,很多在传统教学中由教师完成的内容都需要转由学生来完成,这对于学生能力要求也会大大提升,所以在进行内容选择时,教师就需要能选择一些难度始中的内容,让学生可以在经过深入探究后得以解决。
        二、合作学习法的有效开展策略
        (一)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有效分组
        鉴于有效分组对于学生有效合作学习开展的影响,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设计时,第一步就是要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划分。一般来说,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的原则有三个,分别为:1、学生自由结合分组;2、学生按照座位分组;3、教师按照学生发展情况分组。在其中,学生自由分组的优势在于分组快,且学生自己选择的合作伙伴在配合程度上更加默契,但这样的分组可能会让各个小组能力差距较大。

能力强的小组很容易就能完成探究,而能力较差的小组则迟迟无法推进;而按照学生座位开展的分组,在实施难度上较低,配合程度上相对较好,但问题同样是小组差距过大;教师按照学生发展进行的分组可以实现各个小组的有效划分,确保各小组都可以有领头羊带领团队完成探究,但这种方法对于教师的工作要求较高,教师需要能对学生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进行划分。在其中,笔者认为若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尽量要能选择第三种分组方法,这样可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样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也更加有效。
        (二)选择有效内容,提出探究问题
        在完成了小组的划分之后,教师就需要能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来进行学生探究内容的选择。在这里,笔者认为教师需要能在课前就提前对该内容进行准备,要能确定好具有探究价值的篇章内容。在选定了相应的篇章内容之后,教师就需要能结合本课的重难点内容来设计相应的探究问题。进而学生在进行探究时,就可以追随着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前行。
        例如,在进行“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这一课的内容作为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舞台。在其中,为了实现学生有效学习的进行,教师在课下就需要能本课的知识内容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探究问题。在本课的教学实际中,教师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概率是什么?2、频率是什么?3、概率与频率之间存在什么关联吗?4、请找出概率和频率的现实体现?除了提出问题之外,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相应的实验,尝试着对其知识进行探究。
        (三)结合有效检测,实现学生发展
        查漏补缺是教学的重要构成,对于合作学习法来说也是如此。单凭学生的合作学习,是难以对所有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的,在这时,就需要教师能结合当课的实际内容设计相应的检测问题,对各小组的发展情况进行判定。在完成了相应的检测之后,教师就以明确出学生的知识漏洞所在。接下来,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来设计教学流程,实现对相应知识的补充教学。
        例如,在“命题极其关系”这一课的合作学习完成后,教师就可以结合本课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检测题目,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在其中,在发现学生存在不当之处之后,教师就可以将其记录下来,在评测完成后进行集中讲解。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法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学生能力的发展。而为了实现对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教师就需要能作出改变。在其中,教师要能做到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有效分组;选择有效内容,提出探究问题;结合有效检测,实现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祥.合作学习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5):32.
        [2]夏黎平.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5):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