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运用微课的研究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8期   作者:秦丽娟
[导读] 目前由于初中教育受到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的作用下,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重点
        摘要:目前由于初中教育受到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的作用下,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重点。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来说,此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形成优秀品质的阶段。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是比较传统,所使用的固定化手段,这样会导致枯燥成为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感受。因此,为了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本文通过分析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研究策略
        微课是新时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相互作用下而产生的新型教学。并且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和个性发展上都处在重要的过程中,对新事物有充足的想法,而微课的教学优势正好符合此阶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因此,教师可利用微课教学,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乐趣,从而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一、课前预习运用微课,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
        课前预习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了解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从而让课堂教学更顺利的展开。但是,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常让学生做题和记忆公式来进行预习,这种单一的方式无法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热情的提高。因此,教师就可以将微课设计到课前预习中,为学生设计精良的数学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实践数学。
        例如,我们以教授《平面直角坐标系》这部分数学内容为例。对于这部分的数学教学内容来说,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坐标轴、函数和培养空间思维的重要学习内容,这部分需要学生彻底掌握并实践运用。因此,在课前预习的微课制作中,教师先从互联网中搜集和本节课有关的图片和视频,将这些内容放置到微课教学中。之后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环节中充分掌握本节课所讲的教学知识点。当然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从教学课件中寻找自己不会的知识点,可以询问家长、教师或者同学,并及时做好总结和记录,对于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就可以将这个问题预留到课堂教学中解决。将微课运用到课前预习环节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并且通过精简的教学课件,能够让学生快速并有效的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这为课上教学打造了基础。
        二、课堂教学运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极强的逻理性,同时数学知识的概念和知识点也比较多,如果单单依靠教师的教授,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也无法有效掌控其中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微课的教学优势,如,图片、视频等,并合理运用这些优势,为学生建设仿真数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情景的学习中,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热情的提高,同时还能够全面掌握和巩固数学知识。


        例如,我们以教授《相交线》这部分数学内容为例。由于本节课所教授的内容比较抽象,如果不结合实际物品进行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因此,在进行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微课教学进行指导。如,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的科学支持,为学生创设仿真数学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同学们,你们看这几张图片,图片中的人物从自己的角度看,都是相交的,但是从起其他角度看,确实分开的,这就是错位图片。经过趣味性的导入之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之后,教师就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教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热情的提高,还能促进学生对于投入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三、课下复习运用微课,使学生实现分层学习
        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并且学生受到自身和家庭的影响下,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也是不同的。如果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想要提高学生数学能力还是有着一定的难度。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利用课后的时间强化和巩固学生的能力,而课后的学习时间不仅可以检测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效果,还有助于学生将数学实践到社会中来。因此,为了让学生都能提高自身的学习程度,教师可以将微课设计到课后复习环节中,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例如,我们以教授《二元一次方程组》这部分数学内容为例。对于这部分数学知识的学习来说,会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去,但是,部分学生无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掌握。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后强化这些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将微课设计到课后复习中,快速让学生掌握并巩固课上教学的数学知识点。如,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教学,设计出不同的学习程度的课后练习。如果没有掌握课上的知识点,教师需要围绕基础性知识来设计题目,以便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掌握住课上知识点的学生,教师在设计例题的时候,可以多添加一些具有综合性的例题。这样的设计方式,是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同样也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最终促进学生自身水平的提高。当然,教师也可以成立学习群,让学生分析自己的题目,让学生之间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科学技术不断的和教育教学相融合,所产生的教育方式也有助于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对此,需要教师优先转化以往的教学思想,通过将微课设计到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多种方式的教学思路。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在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热情提高的同时,实现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胡爱萍.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研究[J].考试周刊,2018(24).
        [2]曾辉.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