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校管理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8期   作者:何建平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现阶段的初中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现阶段的初中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但当前初中学校管理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缺乏自我欣赏、自我信任、自我鼓励的自信心,使得学生在学习、生活及性格养成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缺失现象的出现,影响学生初中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初中学校管理中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培养学生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初中学校管理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教学途径,笔者针对培养学生自信心对于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学校;管理;自信心;培养措施
        当前的初中学校管理过程中可以发现,大多数青春期的学生处于性格敏感期及叛逆期,在学习和生活中极易出现各种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笑容较少、不喜欢主动说话、遇见老师习惯性躲避、不自信、自卑、不喜欢展示自己、不坚定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等等,甚至部分学生还存在着性格方面的缺失及不足。这些不自信的表现会导致学生自我怀疑、无法很好的展现自己的能力、怯于和人交往、喜欢孤独封闭等等,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给初中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题,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1.培养学生自信心对于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自信心是一个初中生对于自己认识的心理定势,结合科学家对于初中生的追踪观察发现,大多数会进行自我肯定和自我暗示的人在学习、生活和日后的工作中会攻克更多的难题,并取得一个比较好的社会地位,担任重要的社会角色;而经常进行自我否定及不相信自己的人往往会活在不自信中,且社会地位较低[1]。对于自信的学生来说,缺点是能促进自己进步的大门,失败是成功之母,对于不自信的人来说会在不成功的基础上将所有的问题归结在自己身上,不断的责怪自己,最后连再一次尝试的机会都没有,只会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不断的自我否定和抱怨。初中学生正处于性格的培养期和青春期,心理上较为敏感和脆弱,若不及时进行引导将会出现自我否定的思想和行为,这一时期的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又饿日重要。学校在管理的过程中应积极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处,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生活或做事等方面的长处和优点,并在学校管理中多给予学生鼓励、支持和肯定,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存在感,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自我依赖、自信的个性,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处在一个高效的状态中,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初中学校管理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教学途径
2.1积极开展相应的成功教育,强化学生学习自信心
         在初中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重视学生们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充分的认识到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成功教学属于一种立足于实践基础上,从现实生活中出发的一种教学手段,针对不同性别和兴趣爱好的学生积极开展针对性的素质拓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可以是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学生肯定、鼓励和支持,促使学生自我认识的提高,强化学生自我效能感[2]。初中学校在开展管理的过程中应转变以往成绩就是一切的教育标准,综合分析学生,准确的把握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综合性的对学生进行评价,让部分学生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强化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意识的树立,让学生在不断的引导、鼓励、支持和肯定下健康快乐的成长。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认识到自己是很好的,并坚信自己可以做好想做的每一件事。
2.2适当的给予学生肯定支持和批评纠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初中学校管理中,教师对于学生的长处应毫不吝啬的进行肯定和鼓励,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与学生平等沟通交流并讲道理,充分的给予学生身上长处的肯定及夸奖,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并在正向促进作用的基础上及时的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转变以往教育过程中一昧否定学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树立自信心的前提下不断改变自己的不足和缺陷[3]。学校管理在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的过程中应掌握尺度,给予学生适当、适时的表演,通过事前夸奖和期待的方式激发学生完成这件事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主动、更自信的完成这件事,提高效率;通过事中肯定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事后夸奖及鼓励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强化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
2.3积极开展针对性的归因训练,强化学生自信心
每个人对于问题的反思具有一定相对固定的模式,有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过度的放大自己的原因,然后长时间的处于压力和自我否定的状态中,最后降低了自己的自信心,认为自己根本不适合做某件事;而有的人却会盲目的将原因归结在外部环境中,形成一种怨天尤人、过度自信的表现。这一过程中学校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暗示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这一件事完成后应该反思哪些问题,告知学生做的很好,如果还能如何如何就更好了。通过长时间准确认识自我让学生正视自己的价值,强化学生自信心的培养[4]。
3.结语
        在初中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分析初中生性格特点、学习需求及身心健康培养需求等通过实施成功教育、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和针对性归因训练的教学强化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建红. 生本管理视角下中职学生自信心的培养[J]. 才智, 2018, 000(007):92-93.
[2]赵翠. 高职院校学生自信心培养研究——基于学校管理的研究视角[J]. 职业时空,2018, 33(11):57-58.
[3]白日红. 班级管理中学生自信心的有效培养[J]. 新课程导学, 2015, 000(015):94-94.
[4]张波. 初中学校管理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几点意见[J]. 中外交流, 2019, 000(009):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