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8期   作者:孔英利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给数学教育也带来了重要的改变。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成长的初期,数学教育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发展会起到十分关键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形成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教学
        思维能力会体现出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十分有必要。但是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重点放在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上,导致学生只能掌握数学知识的表面,却难以真正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也难以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从而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一、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
        兴趣是激活学生思维潜能的关键因素,让学生带着充足的兴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让学生可以更充分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活动中来,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一)”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离开椅子,站起来在教室里按照直线走一走,或者站在原地,保持位置不变去转动身体,观察并思考这些动作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哪些改变。这样,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去感受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运作效率,进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让学生基于生活的实际情况去思考数学知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使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促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构建生活化的数学场景,增强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下包装设计的任务。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与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利用简单的物体,如硬纸板、彩笔、剪刀等,去设计各式各样的包装盒,并放进去相应的物体,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设计好的包装盒带到班上来进行展示与分享,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就感,并在实践当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合理地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讲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培养,教师可以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特色,合理地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让学生可以借助于直观的工具去理解数学、接受数学,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通过场景的构建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生活中的大数”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真实的超市情境,让学生结合实际的需求去进行“购物”,从而引导学生做到活学活用,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再比如,在学习“观察物体(二)”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资料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山峦,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思考为何从不同的角度会观察到不同的景象这一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四、增强思维导图的应用
        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依赖于学生拥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地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用科学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构建完整的图示结构。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还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在学习了“分数除法”这一节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与分数相关的知识,包含“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乘法”等,都联系在一起。首先可以确定思维导图的核心词为“分数”,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将下一层次的关键词确定为“意义”“性质”“计算”等,通过层层的扩展去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展开了一番叙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当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中存在着的各种问题,了解传统教育的缺失,结合时代的特色和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使用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孟美玲. 思维导图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5.
        [2]熊觅.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