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8期   作者:王效兵
[导读] 班级管理指班级管理主体对管理活动的要求和期许。
        摘要:班级管理指班级管理主体对管理活动的要求和期许。也就是通过管理活动要达到的目的、标准。班级管理非常重要,对于班级体的建设和师生关系以及学生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而且对促进学校的发展和进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健康等方面都趋于成熟,对他们来说,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体制,对学习会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特别是构建高中班级管理的激励机制,对于高中生的学习,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班级管理;激励机制;发展现状:现实意义
一、目前高中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发展现状
        目前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要求和影响,为了学生可以考到自己理想的大学,我国的大部分高中为提高升学率,对学生的管理都比较严格。在班级的管理中缺乏激励机制,很多高中学校,为了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阶段,忽视高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一些乡县的高中学校中,这种现象尤其突出。因此,为了让高中生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有着更加健康的发展,高中班级管理中应该注重构建班级激励机制。
二、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的意义
        构建班级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主要体现了现代民主型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是让学生担任班级管理的主体,学生不再像过去只能被动地服从老师的管理,而是可以主动的去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从近处看,构建激励机制可以帮助进一步完善班级的管理体制,使班级管理更加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管理效率。并且通过实行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积极向上的集体生活。往远看,在班级中实施激励机制,可以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形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优秀品质,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
        人的积极性来源于需要,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学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需要,在班级的管理中,我们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1.归属需要。学生都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整体。有的归属需要是客观因素满足的的,如班级、宿舍的归属,并没有激励的作用。而有些归属需要的满足要经过努力来获得,比如团队的归属,这类就有了激励的作用。
2.情感需要。学生的情感需要一般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希望获得老师的关注和喜爱,另一方面是希望获得同学的友好。这两个方面的满足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自尊需要。高中阶段的学生自尊心都非常的强烈,而敏感,我们应该全力去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4.成就需要。这是一种强大的内在推动力错是学生努力奋斗,但每个学生对于成就需要的强弱不同,推动力的大小也不同,因此老师要尽力去提高学生的成就需要。
5.发展需要。每个学生都想在班级中展示出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能力,让自己不断地成长。这也是班级的管理者。可以最广泛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根源。


三、构建高中班级管理的激励机制措施
1.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友爱的班级环境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平等民主互相帮助的班级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让高中生具有人人平等的意识,这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并且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学生更容易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友爱的班级环境是构建激励机制的第一步。
2.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
        构建激励机制时,要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不仅要奖励在学习上的进步,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好的行为,例如做好事,帮助别人等,也要对学生给予表扬。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出错。对于犯错的学生,班主任在批评教育的同时也要坚持育人理念,不能因为学生意识到犯错就对学生有偏见,要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鼓励学生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挫折,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树立以人为本的鼓励发展理念.
        在构建激励机制的同时,也要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鼓励发展理念。高中班级管理的时候管理者是高中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班主任在进行教学管理的同时,也更应该关注学生身心的发展,班级管理机制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育人,让高中生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
4.与家长建立沟通的桥梁.
        构建班级管理的激励机制,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与学生家长要建立起沟通的桥梁,高中生虽然大部分在学校里学习,但主要生活还是在家里,因此激励机制的构建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应该全力辅助班主任的工作。及时向老师反映学生在家中的情况,也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家长不能因为高中生的心理和身体正趋于成熟而忽视他们,家长的鼓励对于学生来说永远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5.发展师生互动交流机制
        构建师生互动交流机制,可以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高中生虽然各方面都去成熟,但也是最敏感、脆弱、多变的时期。因此,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让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于学生的成长环境和背景有所认识,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增强师生的情感,有助于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激励机制。
五、高中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构建的现实意义
        构建高中班级管理的激励机制,可以团结班级力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班风,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且对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可以让高中生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健康快乐成长。同时,构建高中班级激励机制,有助于激发学生努力奋斗的精神,为高中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西星.普通高中班级激励机制与学生发展的实践探索[].中国校外教育刊, 2010(09) .

[2]王志君.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柔性化改革策略研究[].华南师范大学校报, 2014(26) .

作者简介 :
姓名:王效兵出生年月:1979年10月性别:男最高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班级管理 荣誉:无锡市德育新秀邮编:214200单位: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