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的探析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8期   作者:陈建玲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教师的教学手段已经从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朝着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发展,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教师的教学手段已经从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朝着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也随之由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转变成了主动学学习知识的行动。因此,作为一名有着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的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深入探析新颖且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到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种乐趣,从而使学生爱上数学,达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合作学习;合理问题;现实生活;直观情境
        数学是一门有着巨大社会价值的学科,从学生接触数学知识开始,该学科就是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到了高中阶段,数学更是组成高中课程体系的重点学科。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增强做好数学教学活动的意识,落实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喜爱,从而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完成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化。下面,我将结合自身从事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作如下几方面的探析:
        一、开展合作学习,落实生本教育理念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课堂环境的形成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而在传统教学时期,教师认为课堂上的主角是自己,所以总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授课,造成学生失去了参与课堂的热情,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就变得遥遥无期了。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达到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函数的概念》这一节时,首先,我将学生划分成了学习小组,让学生交流步入高中学习阶段之前所学习的函数概念是什么,进而让学生合作思考了两个新的函数,使学生认识到了要从新的高度认识函数的必要性。然后,我通过为学生介绍实际的例子,使学生认识了函数的概念和函数的三要素,并以在课件上展示问题的方式,让各个小组进行抢答,判断大屏幕中所示的是否为函数,如果不是,说出不是的原因,由此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对函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之后,我引导学生学习了一些简单函数定义域和函数值的求法,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充分在课堂实践活动中落实了生本教育理念,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提出合理问题,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问题的提出是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必须要有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过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试教育”的思想过于严重,“题海式”的问题设计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最终使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对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产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喜爱,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在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这一节时,首先,我对学生说提问道:“我们是否能够使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数量化的表示平面上的所有向量呢?”由此一问让学生回忆了轴上向量及其坐标表示的相关概念及思想方法。然后,我借助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提出合理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证明的严谨性和必要性,进而要求学生自主探究教材中的例题,旨在使学生从想的通到写得通,给学生锻炼数学思维的机会。之后,我引导学生学习了例题的多种解法,又设计了一些精细化的问题让学生做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最后,我引导学生回顾了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进行了系统性地整理,交流了这节课得到的学习收获。

这样,我通过提出合理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而引导学生逐步地去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充分理解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切实在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出了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三、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数学是应用到人们现实生后中方方面面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极强性的现实价值,而高中数学知识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升华,脱离了生活进行数学教学难免会使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无用。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有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意识,通过将授课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数学的价值展现在课堂上,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学习到具有现实意义的数学知识,以求实现在新课改背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幂函数》这一节时,首先,我对学生说道:“如果小红购买了每千克1元的蔬菜W千克,那么她需要支付P = W元,如果小明t秒内骑车行进1km,那么他骑车的平均数速度v=1/t。”由此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进行总结,自然地引出了幂函数的一般特征。然后,我为学生介绍了幂函数的定义,进而引导学生分析了一些常见的幂函数图形,帮助学生得出了这些函数的性质。之后,我设计了和幂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强调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解决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最后,我引导学生做了总结归纳,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认识到了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切实实现了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四、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是高中数学知识的特点,可由于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这两点并非每一名学生都具备,对学生进行笼统式的授课不免会造成学生的两级分化,但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因此,作为一名处在科学技术时代下的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作用下充分吸收数学知识,进而绽放出精彩的高中数学课堂。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这一节时,首先,我对学生说道:“从空间某一定点引三条两两垂直且具有相同单位长度的数轴x轴、y轴和z轴就可以建立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说着便板书了空间直角坐标系。进而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直观演示了xOy平面、yOz平面和zOx平面。然后,我继续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学习三元有序实数组表示空间中的点,使学生在直观想象和数学抽象中感受到了点的几何意义,了解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的关系。之后,我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帮助学生认识了三元有序实数组各元素的几何意义,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坐标。最后,我引导学生做了课堂总结,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促进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从而绽放出了精彩的高中数学课堂。
        总而言之,新课改为教师更好的践行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而充分利用一切现有的教学资源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高效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实现学生全方位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万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63-164.
        [2]符仲娟.生本课堂视角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82-183.
        [3]石记红.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策略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