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素质关系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而学前教育又是一切教育的初始阶段,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培养一支具有三精神一意识(即实践精神、研究精神、奉献精神,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是学前教育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它推动着教师专业化成长,进而推动幼教事业蓬勃发展。因此,研究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十分必要性。本文通过对乡村幼儿园教师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有效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乡村幼儿教师 学前教育 队伍建设
乡村学校地处农村,有的甚至非常偏僻,落后,各种信息相对比较闭塞。我们不可否认城乡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国家虽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努力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众所周知,要做到各种教育资源都非常均衡是很难实现的。
一、乡村幼儿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2009年泸县顺应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与小学剥离,各镇中心幼儿园独立建园,迈上了泸县学前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但毕竟过去全县学前教育起点低,基础差,可谓百废待兴。从教师专业发展看,不容乐观,教师队伍存在以下情况:
(一)教师数量不足,素质偏低,观念落后,教法单一
2009年,泸县潮河镇中心幼儿园独立建园时,办班32个,14个村小园点,教职工36人,公办教师4人,其中3人为09年秋期起新分的教师,其余均为编外教师。专任教师34人,平均年龄38岁,大专以上学历5人,中专3人,初中高中学历28人。数量上远远达不到两教一保,公办教师比例太小,主要靠临聘教师维持我园教学,临聘教师未经过学前教育专业培训,素质低,学校培训活动少,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理念,普遍存在小学化、保姆式教学。
(二)管理松散,缺乏考核评估机制
幼儿教师考核与义务教育教师考核相比,没有教学成绩的量化考核,且乡镇幼儿园公办教师少,临聘教师多,考核操作起来困难,大多学校考核侧重于考勤与工作量,至于教学效果如何比较淡化,更是缺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考核评价。
(三)教师主动发展意识淡薄
社会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对幼师职业的认同和期望低。家长将幼儿教师看成“高级保姆”,以孩子在幼儿园会认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评价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导致幼儿园教师形成“填鸭式教学”,“小学化”、“学科化”现象严重,从而阻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缺少竞争意识,没有危机感,没有专业发展的压力使得教师重视自身专业发展,未明确提高专业发展水平的意义,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自身的心态和作为上因消极而制约了专业的成长。
二、乡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针对乡村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通过研修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进乡村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乡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一)追求集体成长,提高教师素质
新《纲要》的教育思想,赋予了教师更多的工作空间。
针对乡村幼儿园教师素质偏低、教育观念落后、培训机会少、主动发展意识薄弱等现状展开分析:教师,是直接体现园所保教活动的实际操作者;管理者,应把握好骨干教师培养和全体教师共同成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使每位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及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环境,乡村幼儿教师工作地点分散,工作任务重,特别村小幼儿教师绝大部分包班,培训时间、地点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因此,应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专业素养。并开展“师徒结对”、“新老教师的搭配”、“一帮一”活动等,挖掘新教师的潜能,为她们早日成材提供良好的契机。事实证明,瞄准苗子、有的放矢、规划培养,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人的成长,对集体来说,也是一种收获。
(二)实行分层要求,实施多元评价
幼儿园管理者,在实施管理中应将原来的静态评价向动态评价转变,力求在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的全面性等方面做出有益探索,促使评价结果更趋全面、客观、公正、科学与规范。一是转变评价思想,明确评价目标。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为确立自己在幼儿园群体中的形象与价值。管理从严,同时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协助教师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并取得成功。二是信任教师,及时奖惩。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闪光的地方,管理者要充分信任每一位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教师的工作做出及时地奖惩,以此激励每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强化考核评价,提高教师内涵
管理松散,缺乏考核机制是阻碍乡村幼儿园教师素质发展的另一大因素。科学地评估每位教师的工作,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一项重要措施,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可结合教师百分考核制度,每学期期末都会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针对教师德、勤、能、绩四方面进行评优评比,并大力地加以奖励,从而激励教师按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己工作的才能。
(四)健全规章制度,调动教师积极性
管理者只有充分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知识,用全新的管理理念指导工作,真诚对待员工,才能更好地展示群体的魅力。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主题力量,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明确教师职责目标,分层次制定各学期的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每学期对教师实施“岗位绩效评估”。采用随机调查、互看、互查、自评等多种方法,把检查、考核、评估的结果与福利待遇挂钩,实现管理目标,完成保教任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人性化管理”,发挥“以人为本”的理念,灵活的掌握运用各项规章制度,让每位教师员工在严厉的规章制度下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三、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幼儿的成长不仅与教师相关,也与幼儿园管理有关。多年来,虽然我们做了诸多的探索,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前面的路还长,还有很多的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在实际管理当中,我们体验过失败的辛酸,可我们没有退缩,因为我们一直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大胆探索幼儿园教师管理新方法,让教师们体会到在充满温暖、爱心的幼儿园大家庭中工作的快乐和成功,让幼儿园管理者体会到有效管理的成功和快乐。
参考文献: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刘占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夏婧,《幼儿园教师成长与发展指南》,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