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阅读核心经验”下的幼儿阅读教学活动组织策略实践研究 ——以小班《这是谁的蛋》阅读活动为例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8期   作者:高涵
[导读] 随着“领域教学知识”(英文简称PCK)的引入,“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也被知晓,
        【摘要】随着“领域教学知识”(英文简称PCK)的引入,“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也被知晓,这要感谢我国早期阅读研究专家周兢的潜心研究和探索。掌握儿童学习的核心经验,不仅能够让教师获得儿童发展和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懂得儿童领域学习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还能帮助教师建构指导儿童有效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以图画书阅读为代表的前阅读活动也成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类型。在阅读教学活动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的发展呢?本文以小班《这是谁的蛋》阅读活动为例加以研讨。
        关键词:前阅读;核心经验;教学策略
一、学前儿童前阅读核心经验概述
在幼儿阶段,孩子的身心及各项功能迅速发展,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及经验又会因年龄的及已有经验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在幼儿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倡导教师关注幼儿发展的核心经验,要求教师充分结合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方法三个维度,合理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设计精巧的教学过程,提升幼儿的关键经验,最终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前阅读核心经验”下的幼儿阅读教学活动组织策略实践研究
结合小班《这是谁的蛋》阅读活动内容来探索“前阅读核心经验”下的幼儿阅读教学活动组织策略。
(一)析图文——选择合适的内容为载体
在小班下的主题活动中有《小小蛋儿把门开》的主题,在进行这个主题的时候孩子们总是充满着好奇和热情来了解有关蛋宝宝的事情。本书讲述了小猴子帮助蛋宝宝找妈妈的故事,画面内容充满童趣,同时孩子们还可以和小猴子一起培养推理能力,善良、有爱心、乐于助人也能帮助孩子们获得正确的价值观。
        (二)择主旨——挖掘适宜价值为目标
活动目标作为活动实施的纲领,具有决定活动价值走向和基本内容的重要作用。不论是何种视角,都要体现出教学活动目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包涵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例如:在设定小班阅读活动《这是谁的蛋》的目标时,根据需求设定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通过故事,初步了解不同动物蛋的不同特征;二是学说短句:“***,这是您的蛋吗?”;三是初步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三)巧支架——多元化设计为突破
        1.呈现方式
        图画书的全身都是秘密,因为不论是从封面、环衬、扉页还是封底都隐藏着它的心意。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借助“大书”与幼儿同步阅读,通过直观的夸张的呈现方式,可以更好的让幼儿发现其中的信息。同时又留有悬念让幼儿通过观察ppt自主阅读,寻找答案。幼儿通过多种阅读的方式来理解故事内容,在不断的观察、思考和猜测中帮助蛋宝宝找寻妈妈。
        2.学习策略
        (1)经验迁移策略
        《指南》中强调阅读活动要:“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
        环节一:认识角色,激发兴趣
         通过谈话,唤起幼儿已有生活经验
        ——你们见过蛋吗?都见过什么蛋?
        (2)多感官策略
        小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能力协调均衡发展的过程。“听”幼儿是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听词汇、听语句、听情境。“想”幼儿对事物的一个内化的过程。想问题、想疑问、想答案、想猜测。“说”幼儿对在内化的基础上外显的体验表达。收集信息—信息消化—加以自己思想的方式,相互促进中达到阅读能力的提高。例:在《这是谁的蛋》活动中,让幼儿听声音来辨别,小猴子又遇见了谁,用手去触碰不同的蛋来感受他们的特征等等。


        环节二:出示图一,引出问题
        ——“这是谁丢的蛋呢?”
        环节三: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情节
        1.看一看,出示图二、三、四,观察图片讲述故事
        ——小猴子是怎么问袋鼠妈妈的?
        2.听一听,出示图五,再观察图片
        ——小猴子又会遇到谁?小猴子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呢?
        ——她会是蛋宝宝的妈妈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设悬念策略
        《指南》中指出“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像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小班幼儿只能就画面上的内容或者部分画面猜测“画上有什么,在做些什么等。”例:在《这是谁的蛋》活动中,通过对部分身体的遮挡,让幼儿猜测它是谁,让幼儿猜测结局并说出自己的理由等。
        环节四:
        3.猜一猜,出示图六,再观察图片
        ——小猴子又遇到了谁?小猴子又会怎么说呢?
        4. 说一说,出示图七,感受小猴子的心情。
        ——小猴子你觉得小猴子现在的心情怎么样?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5. 想一想,自主观看图八,大胆猜测。
        ——你看到了什么?这到底是谁的蛋呢?
        (4)有效提问和回应策略
        研究发现,我国幼儿园教师的课堂互动质量在情感氛围、活动组织和教育支持三个纬度评价中,以教育支持的互动质量最值得关注。例:在《这是谁的蛋》活动中教师问:你们都见过什么蛋?幼儿就可以通过已有经验来回答问题,并且有多种答案。既有提问就要有反馈,有效的回应既能调动活动氛围还可以帮助幼儿提升学习核心经验。例:在《这是谁的蛋》活动中幼儿回答的正确时,我们可以给予他可定“你观察的可真仔细”,让幼儿在获得可定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正确的学习核心经验。
        (5)情感迁移策略
        幼儿不论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习得的技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在小班阅读活动《这是谁的蛋》中,孩子们一起帮助蛋宝宝找到了妈妈,都非常的开心和激动,他们在故事中体会到了帮助他人是快乐的。通过这种形式支持了幼儿对图画书内容的表达和评判,促进了前阅读核心经验的发展。
环节五:情感迁移,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
——我们和小猴子一起帮助这个蛋宝宝找到了妈妈,在生活中你帮助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吗?做了什么事情?心情怎么样?
(6)游戏支持策略
《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为幼儿创设温馨、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外,还可以根据图画书上的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用游戏的形式来理解故事内容、巩固学习核心经验。
        环节六: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在我们的身后还有许多没有找到妈妈的蛋宝宝,请你们去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妈妈吧。
                                                                   结语
雨果曾经说过:“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读书,则正是这种养料。”对于幼儿早期阅读的教育,应该是终身养成性的教育,阅读也应该是伴随孩子一生成长的活动。当然,对于幼儿阅读核心经验不只是只发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它也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和家庭生活中。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应该努力的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把读书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幼儿性格特征以及认知特征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总结与创新,通过教学策略的研究提高语言教学效率,才能真正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育司.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周兢.主编. 徐诶去年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 董文丽.浅谈如何在幼儿教学中发展幼儿的语言[J].学周刊C版,2014(5):90.
        [4] 臧红叶.在幼儿教学中发展幼儿语言的策略漫谈[J].科学中国人,2015(13):379.
        [5] 王津,周兢.知识类图画书的概念、价值及其阅读指导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