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晨读虽然并不属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但是其对于促进学生知识记忆,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世界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因此,小学语文老师需要重视语文晨读教学。本文即是从激发学生晨读兴趣、丰富学生晨读方法以及检查学生晨读效果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晨读教学策略进行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晨读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以及方式均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这不仅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同时也表现在语文晨读教学。以往语文老师会在晨读时给学生布置晨读任务,然后剩下的时间全部交流学生自己分配,语文老师偶然也会过来探查学生们的晨读情况,但是就整体效果而言,反倒作用不大。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小学语文晨读教学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总结,认为想要提高小学语文晨读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晨读兴趣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晨读教学之前,其首先应当注意对小学生晨读兴趣的激发。因为只有让小学生对晨读产生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才愿意主动地投入到语文晨读学习中来,语文晨读的效果也才能够逐渐得以显现。但是,激发小学生的晨读兴趣并不容易。一般而言,小学语文老师多是要让学生阅读课本文章,而这些文章经过课堂的学习以及几次晨读之后,已然不能对小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因此,多数小学生在晨读时总是表现的有口无心。对此,小学语文老师应当丰富小学生的晨读内容,而不是始终让学生阅读已经学习过的课本知识。具体尔言,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借阅或者购买等方式阅读一些有助于小学生语文知识与涵养的课外书籍,比如中华成语故事、小学生优秀作文、语言故事等均可。其次,由于小学生在晨读时总是前期劲头很足,而到了后期的士气则比较低迷。对此,语文老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之后,经常性的来到教室,以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同时也可以建议学生更换阅读内容,以此增加学生晨读兴趣,进而激发学生们的晨读士气。
二、丰富学生晨读方法
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晨读时,其不仅要注意激发学生们的晨读兴趣,同时更好丰富学生们的晨读方法,以促进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具体而言,提升学生晨读效果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分组读。
语文老师在开展晨读教学之前,可以先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为每一个小组分配晨读任务,然后小组通过讨论的方式确定具体的晨读方案,以此提高学生晨读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晨读效果。其次,语文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比赛的方式进行晨读教学。对此,语文老师既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比赛的方式进行晨读教学,同时也可以通过个人对个人的方式开展晨读比赛教学。比赛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以此催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晨读,进而提高学生们的晨读效果和质量。其三,语文老师还要在学生晨读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们的阅读予以具体的指导。具体指导的内容可以是学生阅读文章的具体方式或者具体内容,使得小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晨读中的错误认知,进而提升学生们的晨读效果。
三、检查学生晨读效果
晨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在短期内并不能看到任何的效果出现,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其对学生语文知识以及素养的提升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对此,小学语文老师需要经常性地检查学生们的晨读效果。具体而言,小学语文老师先要为学生确定具体的晨读目标,进而使得小学生能够有方向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晨读和提高,否则学生们的晨读效果难以得到真实体现。其次,小学语文老师在指引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晨读教学之后,便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比赛,比如诗文背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演讲比赛等,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比赛,以检查学生们的具体晨读效果。当然,检查学生们的晨读效果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通过检查学生们的阅读效果,了解学生在晨读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再对其施以晨读指导。比如学生在诗文背诵比赛中,总是发生背串的情况,这时语文老师就需要让学生对自己所背诵的诗文进行重新梳理,然后认真理解每一首诗文的具体含义,进而再进行晨读背诵。此外,检查学生们的晨读效果并不一定就是阶段性的工作,而是将其穿插于日常的知识教学之中,通过不断检查,不断反馈的方式,不断提升学生们的晨读质量。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晨读教学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其不仅需要语文老师注重对小学生的晨读教学引导,以激发小学生的语文晨读兴趣,同时还要针对小学生在晨读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加以方法调整,以提高小学生的晨读积极性。此外,语文老师还要通过检查学生晨读效果的方式不断检验小学生的晨读积累,以提高小学生的晨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晓红. 试论对小学语文晨读的认识[N]. 山西青年报,2016-01-24(014).
[2]张爽,周春玲.小学语文晨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职业技术,2020,19(01):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