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分析实施综合干预对社区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2期   作者:1朱柏华 2马琪良
[导读] 目的:探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后获得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蠡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01月~2020年05月收治的3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综合干预组(15例):采用综合干预方式完成糖尿病干预;常规干预组(15例):采用常规干预方式完成糖尿病干预;就组间血脂指标水平、血糖指标水平展开对比。结果:综合干预组社区糖尿病患者各血脂指标水平均低于常规干预组明显(P<0.05);综合干预组社区糖尿病患者各血糖指标水平均低于常规干预组明显(P<0.05)。结论:综合干预方式有效运用,可使得社区糖尿病患者血脂指标、血糖指标水平获得双重降低,最终实现社区糖尿病患者有效预后。
【关键词】综合干预;社区糖尿病;血脂指标;血糖指标
       
        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往往会导致其他并发症出现,从而在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会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对此针对糖尿病患者展开有效干预意义显著[1]。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诸多糖尿病患者对于降糖药物知识缺乏了解,从而在服药期间呈现出不按剂量或者不按时现象,使病情治疗未获得显著效果,更为严重会表现出恶化现象[2]。对此科学有效干预方式运用,对于糖尿病患者综合状态改善意义显著。本次研究将针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探析综合干预方式运用可行性,以实现社区糖尿病患者有效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蠡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01月~2020年05月收治的3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综合干预组(15例):女5例,男10例;年龄区间为48岁~69岁,平均为(56.25±5.25)岁;常规干预组(15例):女6例,男9例;年龄区间为49岁~70岁,平均为(56.26±5.29)岁;纳入标准:①糖尿病获得明确诊断;②对于糖尿病干预均可以积极配合;排除标准:①无交流障碍现象;②对于社区糖尿病干预要求未完全知晓;就两组社区糖尿病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均衡性显著(P>0.05)。
1.2 方法
针对两组社区糖尿病患者合理采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以及胰岛素增敏剂等系列药物展开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干预组:采用常规干预方式完成糖尿病干预,主要体现为饮食以及健康宣教干预等方面;综合干预组:采用综合干预方式完成糖尿病干预:就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认真调查,并且安排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展开走访工作,就其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依据调查结果合理完成个体化健康干预计划创建;积极展开健康教育工作,社区工作人员利用制作宣传单、宣传手册以及播放宣传视频等系列方式,就糖尿病系列知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普及,对于有关糖尿病座谈会以及健康讲座需要定期举办,确保对于糖尿病治疗方式以及发病机制患者可以充分了解。此外对于患者彼此之间交流需要给予鼓励,对于治疗经验需要充分分享。合理展开饮食干预,就社区糖尿病患者当前情况加以了解后,社区工作人员合理完成科学合理饮食计划创建,就其碳水化合物严格控制给予指导;积极展开运动干预,通过合理运动能够将社区糖尿病患者新陈代谢有效加速,使其身体机能获得改善,对此需就社区糖尿病患者具体情况加以了解后,对应性完成个性化运动计划创建,就其步行、慢跑以及打太极拳等系列运动进行指导,控制频率为≥3次/w,时间为≥30min/w次,并且禁止患者空腹运动,从而对低血糖现象出现进行充分避免;积极展开日常生活干预,对于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改正社区工作人员给予指导,对其良好生活规律养成给予指导,就戒烟戒酒予以督促,就正确进食进行指导,禁止呈现出暴饮暴食现象,对患者充足睡眠做出保证,并且确保心情舒畅,对于自身病情可以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于心理干预方面,就患者心理状态社区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做好评估工作。以对一对一心理疏导工作顺利开展做出保证,并且就良好心态对预后改善重要意义进行讲解,使患者对于自我情绪调节方法能够充分掌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指标水平[TC(血浆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血糖指标水平[HbAlc(糖化血红蛋白)、FPG(空腹血糖指数)以及2hPG(餐后2h血糖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社区糖尿病患者干预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3.0展开处理,计量资料(血脂指标水平、血糖指标水平)行t检验,以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脂指标水平对比
综合干预组社区糖尿病患者各血脂指标水平均低于常规干预组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社区糖尿病患者各血脂指标水平临床对比 (mmol/L,)






3、讨论
        近年来,在人们生活方式、生活水平以及饮食结构均有所改变情形下,糖尿病发病率表现为显著增加,此类患者如病情未获得合理控制,则不但使病情加重,而且使患者表现出感染、失明、肾衰竭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概率呈现出显著增加,对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会产生双重威胁[3-4]。作为终身性慢性病一种,糖尿病呈现出较长病程,一经确诊需采用有效方法展开长时间治疗。期间配合有效干预方式,以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做出保证意义显著。具体在实施糖尿病社区干预期间,需采用有效方法对其血脂以及血糖等进行有效控制,对系列并发症出现给予充分预防。综合干预措施,采用能够依据糖尿病患者系列生活细节展开对应性干预,可从服药、饮食、运动以及情绪波动等诸多方面展开加强管理,使病情治疗效果获得充分提升[5]。
本次研究发现,综合干预组社区糖尿病患者各血脂指标水平均低于常规干预组明显(P<0.05);综合干预组社区糖尿病患者各血糖指标水平均低于常规干预组明显(P<0.05),充分证明综合干预方式运用于社区糖尿病干预中可行性。
综上所述,综合干预方式有效运用,可使得社区糖尿病患者血脂指标、血糖指标水平获得双重降低,最终实现社区糖尿病患者有效预后。
【参考文献】
[1]杨艳.探析社区护理干预运用在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11):105.
[2]徐雅丽,刘美宏,董利平,等.社区-医院-家庭干预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的影响[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20,41(02):114-117.
[3]刘慧丽,邹丽萍.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07):120.
[4]郑东鹏,卢爱敏.家庭医生社区综合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04):615-618.
[5]周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社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干预效果探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6):217-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