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循证护理干预对于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探讨。方法 用2018年2月-2019年5月在院医治的66例手足口病患儿做本次研究,遵照掷硬币法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参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参照组的相关指标不及观察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x2=5.280,P=0.022)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更适合在小儿手术口病中使用,对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干预;小儿手足口病;食欲不佳
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善,较易感染手足口病。发病后患儿常出现食欲不佳、哭闹、流口水等情况,口腔会出现溃疡、小泡等。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干预是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在本次研究中循证护理干预有效性更明显,护理方式更具科学性,能根据患儿的情况积极寻找资料,减少护理中的盲点,提高安抚患儿的效果,减少脑炎、肺炎等并发症对患儿的影响,详见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用2018年2月-2019年5月在院医治的66例手足口病患儿做本次研究,遵照掷硬币法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所有患儿均经过血液等检查,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存在口腔溃疡、泡状红疹等病症表现。男女患儿比例为47:19,平均年龄为(3.56±1.49)岁,平均体重为(20.31±1.24)kg。两组基线资料(P>0.05)不显示统计学意义,保留比较价值。
1.2方法
1.2.1参照组
常规护理:遵医嘱为患儿提供药物、饮食等指导,叮嘱家属正确护理患儿口腔、手足等皮肤,保持皮肤干爽,及时为患儿更换衣物、擦拭等。对待反复发热的患儿要用冰袋冷敷进行物理降温,若发热持续不退可遵医嘱为患儿提供退热药物。多让患儿饮水,关注排尿量、颜色、次数等。
1.2.2观察组
循证护理干预:①护士长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小儿手足口病护理讨论,对在院患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为患儿出院后的家庭护理提供支持。将致病因、疾病科普、饮食指导、皮疹养护、神经系统养护、口腔养护等做重点讨论。然后护理人员要根据讨论内容,找到关键点,并提炼出护理措施中要落实的内容,保障护理工作的顺利度。②护理人员可以建立远期护理,对患儿在院和出院后的情况涵盖其中,减少患儿出院后的护理落差,提高家属对患儿的护理能力,降低患儿出院后复发概率。同时为患儿制定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方案,加强患儿免疫力。还要提前预防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反应,关注患儿生命体征,并快速采取护理措施,减少疾病对患儿神经系统的影响。要参考医学知识为患儿提供口腔护理,减轻口腔溃疡面积、疼痛等对患儿的影响,提高口腔卫生,减少细菌滋生。③循证观察:护理人员要认真查阅参考文献、医学书籍等,保障循证支持的全面性,让依据充足,提高护理措施的科学性,保障护理措施解决患儿现有问题的效果。④循证运用:护理人员要叮嘱家属防止患儿抓挠皮疹处,正确测量患儿 体温,超过38.5度要遵医嘱进行药物降温,低于38.5度要自行物理降温。时刻关注患儿生命体征,对呼吸、心率等做重点关注,提前预防脑炎、肺炎等并发症,若异常明显要及时上报医生。叮嘱家属餐前/后都要为患儿提供生理盐水漱口,保障话呢让口腔卫生,并遵医嘱正确用药,减少漏服/错服药物概率。还要利用心理护理及时疏导患儿不良情绪,提高患儿在护理中的安稳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相关指标,针对住院总天数、平均费用、平均退热时间、心率、呼吸频次,认真记录并比较。同时观察两组出现的肺炎、脑炎、高热等并发症,生成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能展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
护理后,参照组的相关指标不及观察组,(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详见表1。
表 1 两组的相关指标对比[n(±s)]

2.2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后,参照组出现肺炎、脑炎、高热的例数比为4:2:6,发生率为36.36%;观察组出现肺炎、脑炎、高热的例数比为1:1:2,发生率为12.1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x2=5.280,P=0.022)统计学意义显著。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对患儿免疫系统的破坏力较强,患儿神经系统、皮肤黏膜等都受到不小损伤。本次研究中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干预展示了不同护理路径的作用,其中循证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作用力更佳,帮助患儿尽快痊愈,减少肺炎等并发症,提高患儿在护理中的安全度[1]。
循证护理干预让护理人员更认真对待患儿,对患儿展开综合评估,找到重点护理点,为每项护理措施都提供充足的医学资料支持,提高护理措施效力,减轻患儿痛苦。循证护理干预实用价值大,能满足患儿出现的多种情况,提高护理及时性和有效性[2]。护理人员的医学知识、护理逻辑性也明显提升,让患儿尽快退热、尽早出院。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后,参照组的相关指标不及观察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x2=5.280,P=0.022)统计学意义显著。说明循证护理干预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提供的帮助更大,护理操作更科学[3]。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更适合在小儿手术口病中使用,对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素洁. 循证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影响[J]. 心理医生, 2018, 24(32):196-197.
[2] 涂江美.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11):1663-1666.
[3] 张佳香. 循证护理对改善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指标的效果观察[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8, 29(10):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