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应用中医治疗方案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2期   作者:庄飞龙
[导读]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方案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应用的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方案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次时间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内,对象选取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80例,均根据入院顺序分组,2组各40例。控制组应用常规治疗,基于此实验组应用中医治疗方案。比较两个组别症状积分及总体疗效。结果:两个组别治疗后症状积分、总有效率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结论:中医治疗方案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应用的效果显著,即可对患者病情予以显著改善,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研究。
        关键词:中医治疗方案;皮炎湿疹;皮肤病;应用效果
        引言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是皮肤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导致其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被分为两种,分别为内因和外因。一旦发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西医治疗,对患者给予杀菌止痒药物,但是这样的治疗方法难以彻底治愈,具有一定的反复性。根据相关报告显示,中医治疗方法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因此,本研究将以此为研究内容,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探究中医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现在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时间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内,对象选取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80例,均根据入院顺序分组,2组各40例。统计基础信息:实验组年龄值为18-50(35.2±3.1)岁;性别比例男/女为24/16。控制组年龄值为19-51(36.1±2.7)岁;性别比例男/女为21/19。两个组别比较分析基础情况发现P>0.05,二者未表现出差异,说明可比较研究。入选及排除条件:均符合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均以皮肤红肿、丘疹、瘙痒为主要表现;凝血功能正常;均知晓本次研究,且自愿参与。排除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皮肤疾病者、全身严重感染者、肝肾功能障碍者、精神疾病者、哺乳期妊娠期女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注意形成良好习惯,保持清洁卫生,且遵医嘱用药。控制组应用常规治疗,涂抹0.3%他克莫司软膏(浙江万晟药业,国药准字H20133244),每日2次,治疗14d。基于此实验组应用使用自拟汤剂治疗,药方组成:白鲜皮20g,三七18g,白芷15g,苦参12g,苍耳子10g,黄芩、黄连、黄柏各9g。同时,随症加减,例如气虚甚者酌加人参,血虚甚者酌加当归,血瘀气滞者酌加红花、桃仁。每日1剂,取药汁400mL,早晚服用,治疗14d。治疗期间,嘱咐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B2、B6、E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忌吸烟、酗酒,少吃甜食、咸食,充分休息,适当锻炼。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半年内皮炎湿疹复发次数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个组别症状积分观察对比
        两个组别治疗后症状积分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而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2.2两个组别总体疗效观察对比
        两个组别总有效率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
表1两个组别症状积分观察对比(x±s,分)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的变化,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具有反复发作特点,患者主要表现为红斑、红疹、水疱、皮肤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在中医学中,是由禀赋不耐,脾胃失和,外受风、湿、热邪、药毒内侵,营卫失和,蕴于肌肤而导致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发生。常规西医治疗过程中一般针对患者实施饮食调节、口服抗过敏药物及药膏涂抹的治疗,虽然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但无法达到治愈的效果,治疗停药一段时间后极易出现复发现象,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治疗中一般针对患者实施中药治疗,中医治疗过程中主要根据患者不同证型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其中针对湿热侵淫证患者以清热、利湿、止痒为主,针对热毒蕴肤证患者给予清热、凉血、解毒为主,针对血虚风燥症患者以祛风养血、润燥止痒等为主,针对脾虚湿蕴证患者以除湿、健脾、止痒为主,针对风寒束表证患者以疏风散寒、调和营卫为主,针对风热犯表证主要以疏风、清热、止痒为主,针对气血两虚证患者给予益气养血、祛风止痒为主。针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实施不同证型的针对性治疗能达到清热、凉血、解毒、利湿、祛风、健脾、养血、益气止痒的作用。针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实施中医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炎症反应,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的现象,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本文的研究中,两个组别治疗后症状积分、总有效率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可以发现,中医治疗方案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应用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方案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应用的效果显著,即可对患者病情予以显著改善,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曹桂娴.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应用中医治疗方案的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3):113-115.
        [2]曹璐璐,刘春柳,王炳权,等.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8):162.
        [3]刘哲.中西医结合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100例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5(12):108-109.
        [4]曹桂娴.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应用中医治疗方案的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3):113-115.
        [5]柳华锋,于然,陈辰,吴雪峰,刘思达,邓博.中医药治疗放射性皮炎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0):4568-4570.
        [6]谢志宏.特应性皮炎的中医治疗模式[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9):137.
        [7]付亚平.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优越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4(50):9715-9716.
        [8]刘巧.中成药在治疗皮炎湿疹中的合理应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201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2018:2.
        [9]付亚平.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优越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4(50):9715-9716.
        [10]曹璐璐,刘春柳.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6(8):162.
        [11]安军,马壮年.皮炎湿疹类(湿疹样)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6(38):153-154.
        [12]刘哲.中西医结合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100例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5(12):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