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2期   作者:祝建梅
[导读] 目的 探讨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摘 要: 目的 探讨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病例数共120例,均为拱墅区大关上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9月到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针灸疗法,观察组采用推拿联合针灸治疗,各60例,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76.66%比较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肌力评分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优势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采用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可进一步促使患者酸痛、麻木等症状缓解,提高生活质量,属于可靠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推拿;针灸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是由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所致,患者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上肢麻木、酸痛及颈部僵硬等,对工作及生活造成巨大影响。为进一步探究更加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本次研究选取拱墅区大关上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医推拿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数共120例,均为拱墅区大关上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9年9月到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组各60例,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相关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对照组男患者24例,女患者36例,年龄在35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42±2.52)岁;观察组男患者26例,女患者34例,年龄在35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5±2.58)岁;排除合并严重心脏病和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排除脊髓损伤患者等。经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牵引治疗,对照组颈神经根注射点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湖北民康制药有限公司,2 mL/支),2mL/次,1次/d,7 d一个疗程。研究组采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如下:①拔伸类推拿法。用力抻、拽颈部肌肉,可以减轻颈椎髓核内的压力,在拔伸肌肉的过程中让深层肌肉得到放松。每次15 min,1次/d,10天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②针灸:针灸的穴位有风池穴、大椎穴、颈夹脊穴、天宗穴、外关穴、合谷穴、后溪穴。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中医辨证加减相关特定穴位,患者平卧位,对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取0.35×40 mm或者0.35×60 mm金针或银针刺入穴位,根据穴位调整针灸的角度,手法快速中度刺激,患者感到麻胀时得气。中医辨证论治后,虚证患者科可加长度1.5 cm的艾条套在针柄上点燃后针灸约20 min。以上得气留针30 min后拔针。1次/d,14 d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③穴位推拿:取颈前屈15°座位枕颌牵引,重量为体重
的1/6,通过按摩、提弹、按揉等手法点按肩井、天宗、手三里、曲池、小海和缺盆等穴位。每次15 分钟,1次/d,10 d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1.3疗效判定
        痊愈:颈椎神经根症状、体征包括眩晕、麻木等消失。有效:有轻微颈椎神经根症状,症状及体征减少30%~70%。无效:症状及体征减少30%以下。
        1.4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痊愈为患者颈部、枕部及肩胛部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消失,恢复正常生活状态;显效为患者颈部、枕部及肩胛部症状基本消失,但伴随劳累后轻度颈部不适,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有效为症状明显减轻,但恢复尚未完善,对生活存在一定影响。无效为治疗后不满足上述三项要求。治疗有效率= (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评价患者颈椎病疼痛程度改善效果,采用NRS(数字分级法)疼痛评分:分值0~10分;疼痛缓解等级:完全缓解:评分下降>80%;部分缓解:评分下降50%~80%;未缓解:评分下降<50%。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 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3.讨论
        颈椎病作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中医将其纳入“痹症”范畴,而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中医认为感受风寒湿邪、外伤及慢性劳、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等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病因,为本虚标实证,病变位置为胫骨,本为肝肾亏虚,标位风寒湿邪侵袭及瘀血阻滞等。另选择风池穴、大椎穴、外关穴、合谷穴等针刺治疗则可起到改善项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等功效,确保缓解或消除神经根受压状态。选择上述穴位进行艾灸,促使热力达到穴位深部,温通经络,驱散阴寒,可进一步改善微循环,解除痉挛,消除炎症。虽然单纯推拿对促使症状改善有较大限制,但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实施推拿治疗,可充分发挥协同作用,提高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促使症状尽快消失,提高生活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利于促使患者症状缓解,体征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属于可靠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倪武和. 中医骨伤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探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v.10(8):99-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