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8期   作者:张治红
[导读]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让原本张灯结彩、鞭炮齐鸣的大街小巷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让原本张灯结彩、鞭炮齐鸣的大街小巷,瞬间变得空空荡荡,也给沉浸在节日气氛中的每个人心上罩上了一片阴影。面对疫情,全国上下一心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按照上级安排,我们积极开展了线上教学活动,教师变主播,学生变粉丝。特殊时期,特别的任务,这是一次应急教学,一次新的尝试。对于教师来说,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时间改变而直接进行直播教学,顿时感觉有点茫然无措。且不说我直播有困难,学生居家学习效果能保证吗?学生会集中注意力观课吗?一直连续播放视频课程学生能坚持吗?视力如何保护?我又如何和学生沟通交流?如何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果?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瞬间萦绕在老师们的脑海。
        从3月15日到4月25日,虽然坎坎坷坷,但我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安排部署,按照“分类实施”“一校一策”的原则,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根据教科局整体安排,依据学校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学实施方案,老师们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线上优势,认真开展线上教学,确保了班级学生线上学习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现在学校正常开学,所有老师和学生又高兴地回到了真实的课堂中,回顾过去的线上教学,感触颇深,思考良多。
        一、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全面动员。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最大的差别就是线上教学以电子设备为媒介,以网络平台为支撑,通过数据交换达到与线下教学同等的教学效果。因此,推广线上教育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智能设备的持有量和客户端注册量统计。我第一时间根据学生情况统计并筛选,一方面统计当前已具备线上学习能力学生家庭,通过微信线上指导学生家长下载并注册钉钉,学习强国等学习软件,制作软件使用流程图表。通过简单教学,绝大多数家长当天即可登录平台,轻松使用各项功能参加线上学习,并可以使用钉钉等软件的拓展功能,辅助开展家校联系工作。另一方面对个别困难家庭予以关注指导,针对留守儿童,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通过一对一电话、视频耐心教导使用。
        第一次上课,整整准备了两天,自以为很满意的教学PPT在开始教学几分钟后和学生连麦竟然接不通,一顿乱点之后的结果是教学直播中断。只好重新开始,一节课下来,等待学生进群登录,互动连麦,找寻可见,熟悉操作……正式内容没讲多少,下课时间到了。唉,这第一节课就在我的忙乱中草草收了场。
在校领导及时的指导和青年教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学会了用“钉钉”网络教育平台向学生开展同步教学或辅导,同时预留相应的练习作业,学生通过班级“钉钉”上传由教师在线查阅。也就是按照“教学—指导—答疑—作业—检测”的流程进行工作。面对如此功能齐全的教学平台,我感到非常的新奇,但怎样才能利用好这个平台成了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主动进行尝试,不懂的地方积极向技术指导员请教或在群里请教年轻教师解决,尽自己最大努力发挥好网络的优势服务于线上教学。
课前准备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制定教学计划,放缓进度,脚踏实地,每一课的知识点都要加以训练巩固与拓展,以便学生加深理解。
二是?建立专用的课程微信群,方便交流,发布课程通知与信息反馈。
三是课前对自己的课件做必要调整,及时补充重点和考点,然后再发起班级在线直播。
二、线上教学,跟踪辅导,注重效果。



根据对本班学情的认识,学生的家庭条件不等,家长重视程度不一,不少学生缺乏线上学习的自觉性。为督促每位学生正常按时上课,我结合学校日常作息时间表设置了一(1)班专属作息表,安排好每日课前打卡、每日朗读打卡等规定动作,切实达到了停课不停学的目的。周内上课期间,每天早上按时提醒家长提前做好上课准备,直播途中,通过班级微信群了解直播情况,帮助学生及时沟通解决直播途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保证视频直播的播放质量。课后与学生共同探讨课上的学习收获和对自我学习态度的评价,进行课程回顾,帮助部分吸收能力较差的学生消化知识重点,并布置当日作业巩固学习成果。直播课程结束后,一对一批改作业,划线短板,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下午定时使用线上班级授课直播功能,为本班学生答疑解惑、解决作业问题,并对今日所学内容拓展延伸,开发学生知识领域。
三、资源整合,拓展创新,优化过程。
“互联网+教育”是未来教育领域发展的方向,利用好互联网,从互联网中汲取有益于教育事业的技术、知识、理念,是每位教育从业者今后的必修课。为充分发挥网络整合资源的优势,最大化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在道德与法治课的线上授课中,我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网络微视频等热门软件,精选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课外知识。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将道德与法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是符合当前教育发展需求的,通过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丰富的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使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学习的知识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综合能力,并通过生活实践,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更好的做到学以致用,最终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持的基础[。引导学生开展小实验,获得学生和家长们良好的反馈。学习疫情防控小知识,创新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寓教于乐,拓展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
四、正视问题,不断反思,勇于改进。
一部分学生缺乏自觉性,在无家长监督的情况下,不按时上线学习或者中途离开,还有些学生不服家长管教任意妄为。我还连线与该生进行谈话,但似乎并不见效,还有些学生家庭情况比较特殊,无人监管,自由散漫,不重视学习。再加上偶尔父母上班导致学生不能正常学习,虽有回放,但每节课都安排的扎扎实实,学生也无时间看回放。所以就导致不上线、迟到或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现象。
        结合本人的线上教学实践,总结如下改进措施。一是针对懒惰者和不爱学习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其重视学习;二是加强课堂监管力度,如采用视频会议形式模拟课堂提问;三是多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四是多在作业批改时回复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完成任务。
        网络教学任重道远,它是未来的必然的教学手段,对于我们这些传统课堂还没有摸索清楚的教师来说,它却来得猝不及防,不过,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适应并战胜这些困难,竭尽所能做好在线授课工作。
        通过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开展,我对“互联网+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方面,线上教育使家长和学校联系更加密切,学生们也利用互联网开启了汲取新知识的大门。另一方面,通过便捷的数据反馈,使得学校能够更直接的掌握每名师生的工作学习状态,包括我在内的每位教师,对线上教学技术的掌握都愈发成熟,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不同的网络工具都有着不同的优点和缺点,老师们在网上授课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考虑各个软件间的性能互补。正如于谦在石灰吟里对石灰所发的赞叹“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一样,相信通过老师们的坚持不懈与努力奋斗,疫情期间学生们照样能够收获良多,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停课不停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