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时代下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路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8期   作者:岳丽君
[导读] 基于新时代下高职类院校思政教学模式的探讨被列为国家教育部的重点研究课题极大程度地表明了新时代我国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决心
        摘要:基于新时代下高职类院校思政教学模式的探讨被列为国家教育部的重点研究课题极大程度地表明了新时代我国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决心。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教育部门对思政教学的研究和探讨都会给思政教学模式的改善带来极大的助力。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把新思想、新资源、新活力注入到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当中无疑十分有利于加深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并且使课堂上的所学知识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施助于学生。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加强对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引领与改革两条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新时代
前言:
        思政教育是我国长久以来都始终紧抓的教育教学重点。高职院校是优秀人才的出生地,而思政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价值观的形成和个人行为的培养来说至关重要。新时代下媒体与社交网络的发展既给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破坏着传统的思政教学生存环境,由此看来牢固把握新时代下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路径探索之道才能使思政课程持久的维系下去同时更好的授益于学生。
1.针对新时代下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现实情况的分析
1.1针对新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指引性不够的情况分析
        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是新时代新思想传播的主要途径,在某些社会价值高于思想价值的风气影响下,我国一些高职类院校“重效益、轻知识”,不仅没有把重点放在思政教学上还正相反地忽略校内的思政教学建设。在新的发展时代下要想把新的思想文化与活力高效的融合于思政课程,就免不了院校领导和国家教育部门的良性引领。近几年来我国对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路径的探索不可谓之少,但正是由于缺乏关键性的引导与强大号召使得部分思政教学改革的步伐停滞。
        通过对新时代下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探索可知,思政教学改善除了需要院校和各级领导的引领之外,还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创新改革的协同及学生的积极融入的支持。教师思政教学模式陈旧、灵活性缺失;学生对于思政课程兴趣低、关注度不足等都是基于高职类院校思政教学现状分析表明的新时代思政课程建设上的引领缺失。新时代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模式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而有关思政教学路径的探索不可停止。
1.2针对新时代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力度不够的情况分析
        新时代下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模式的转变“欲速则不达”,这需要我们始终不停地坚持对思政教学路径的探索并真真正正的把探索出来的思政改革之路走好,而非“做做样子”和搞“花架子”。同时新时代下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路径的探索也绝非“一劳永逸”,只有结合新的机遇,抓住新的发展机会,不断地创新与改革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模式,探索出更多全新高效的思政教学改革之路,才是使高职院校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长久发展的活力源泉。
        高职院校在思政教学模式改革方面的瞻前顾后与畏惧不前都会使得改革力度低下以及改革的效果微乎其微。除此之外,一些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改革之路仅仅是走走表面流程,缺乏深入的转变,更没有结合好新时代的发展背景有所突破,这会极大的阻碍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发展。有关思政教学的改革应该目标明确、一举到位,但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的普遍现状是改革目标缺失,重点偏差严重。

这就需要我们在探索高职院校是新时代思政教学之路时明确好改革目标,紧抓改革重点。
2. 针对新时代下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发展路径的探索
2.1针对加强学校、教师与学生多方的思政教学引领之路的探究
        在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历经探索中,学校领导和各级部门应该主动承担起引领开拓的责任,及时做好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期间相应事务的分工合作。对此需要国家的有关部门大力推行更加细致全面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法规文献,通过加强对高职类院校的思政教学的监督力度促进学校思政教学改革的切实执行而非只是纸上谈兵。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应该制定比较详细的思政教学标准要求,引导相关教师重视起思政教学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高职院校的具体做法可以有进行思政教学教师课程重组让听课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自己的讲课教师,给与授课教师足够的发挥自由和物力保障,引导教师走好新时代的思政教学探索之路。
        在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历经探索中,相关教师应该积极承担起执行与促进的中坚责任,新时代的思政教学要想有所改善就需要授课教师维系起与听课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不断开创新的教学模式,引导网络、社交媒体走入课堂,给学生带来更加崭新的思政教学课堂模式,把思政教学知识与科技以及新的价值体系有效结合起来。
2.2针对加大新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改革力度之路的探究
        新时代高职院校要更好地建设思政教学机制需要对原有的思政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深化的改革,且此改革只有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没有切实的行动或者只进行表面的课程模式上的一些简单更改却没有的新思想的帮扶,都不能够实现高职类院校的思政教学模式真正意义上的转变。
        教学观念的转变需要高职类院校摒弃只顾经济效益,只顾升学率,轻视思政教学的观念,而要逐渐养成兼顾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分配好思政课程、其他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教学资源配置以维持好多方的平衡。同时还需要加大对新时代思政教学新型人才的培育以开拓出既适应时代发展又能够区别于现有教学机制的思政教学创新模式。针对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加强同样需要高职院校各级领导与教师改革携手共建一个开发包容的思政课堂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课程改革的决心,能够看到改革之下的实际行动,为此高职院校可以构建起一个可供学生发表听课感想、教师分享授课经验的平台并同时对积极创新思政教学模式的优秀模范加以表彰使新时代思政教学的发展成为学生以及老师的心神所向。
3.总结
        总而言之新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道路的探索既需要引领好又需要改革好,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模式顺应时代的转变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徐徐图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育部门要始终坚持对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路径的探索与创新,把握新时代、新机遇,积极开放的把新媒体、互联网与思政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优化思政课堂设置,切实解决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死板、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让学生不放弃、不轻视、不逃避思政课程而是真正地热爱起思政这门课,这才是不忘教育的初衷与本心。
参考文献
[1]邓宝仿,贾涛,韩洪亮.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融合的路径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1):108-109.
[2]刘翠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教学模式研究——基于蓝墨云班课教学实践[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0(02):1-6.
课题名称:《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展的路径与取向研究》
课题编号:JFYB06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