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和习俗习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增进国际理解,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国际视野;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学习中乐于参加 、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高中英语国际视野教育的教学目标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高中毕业时的基本要求(八级)中能了解并尊重异国文化,体现国际合作精神;通过英语学习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
一、国际视野的内涵
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开放与包容的心态,国际合作与学习的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信息处理的能力。
(一)开放与包容的心态
每一个民族文化都应该具备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从更广阔的背景来理解本民族文化所处的位置,以客观、平等、宽容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承认、尊重文化多样性。
(二)国际合作与学习的意识
当今世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必须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合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往,增强国际合作学习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在一个多元文化和国际化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能够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不同的文化和思想时刻发生着交流和碰撞,文化思想多元化趋势明显。
(四)信息处理能力
现在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信息社会,对信息的处理,不是全盘吸收、兼收并畜,而是应该对各种信息能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炼,创造出新知识。具有国际视野的人对异域文化的优秀与糟粕进行取舍。
二、 英语教学中如何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一)挖掘整合教材中相关国际视野素材,助其形成国际视野。
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要做到理解和尊重别国风俗文化,培养国际意识,首先要了解不同国家或不同民族的文化。教师在分析文本时,要挖掘更深层的知识内涵,介绍各国各民族的文化,贯穿对别国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介绍,利用教材中的话题如服饰饮食价值观等开展跨文化英语教育,让学生了解中西方在衣食住行娱购等方面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拓展国际思维。
(二)巧设教学环境,培养多元文化意识,拓宽国际思维
客观环境资源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教师和学生是交互作用的。教师如果充分利用这些客观环境资源,调动客观环境中的每一个因素作用于学生,可以使其将知识与环境在知识层面上联系起来。教师要积极创设情景,使学生在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知、理解和运用语言材料,以便对异域文化风俗有进一步更深刻地理解。比如role play,学生按照扮演的角色在真实环境中正确地使用语言,去体验国际视野教育背景下的“异文化”角色,最终达到获得国际视野教育方面的认知与情感的目的。
(三)加强教学中的情感,态度,策略等评价环节,拓宽国际视野
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评价的任务应具有综合、语用、合作和思维方面的特征。基于国际视野的英语教育目标并不能用常规的测试方法去评价,如国际视野的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传统的语言检测手段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以期对英语教育产生良好的反拨作用。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形成性评价坚持英语教学评价的主体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单向走向互动,关注学生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5):79-86.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5,15(16):6-7.
作者简介:孟心灵(1980-12-10),女,汉族,籍贯:河南省沁阳市,当前职务:高中英语教师,当前职称:中学一级,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