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范英语》评价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8期   作者:李娟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下,初中的各个学科都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下,初中的各个学科都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形式,来适应现代课堂的需求。以《典范英语》为主题的初中英语教学也逐渐走入教学课堂,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以《典范英语》为基础实施英语课堂教学,有效地改善了课堂的现状与不足。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评价,不仅可以提升初中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树立初中生的自信心以及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秉承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新课程改革目标。本篇针对以《典范英语》教育教学下的初中生英语课堂,教师如何实施有效的评价策略进行深析。
        关键词:《典范英语》;初中;英语;评价策略;
        《典范英语》(Good English)是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原版引进的英语母语学习材料,闻名英国,享誉世界。因此,《典范英语》也逐渐纳入了我国各个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的范例教材,为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便利与途径。本套教材语言纯正地道,内容生动有趣,并贴近生活,具有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便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尤其是口语的练习,更容易让初中生在快乐的同时,让初中生爱上英语,轻松地学会地道的英语。在《典范英语》教学之下的评价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善于采用恰当的评价策略,会促进初中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综合提升。
        一、《典范英语》教学下的评价现状和意义
        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只是单纯的知识,严重脱离实际生活,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让初中生使去了学习的兴趣。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一门新的语言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难度很大,没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和评价策略,很容易打击初中生的自信心。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要,对于小学阶段学习不足的学生可以奋起直追,查漏补缺,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也有口语综合能力的提升。[1]陈旧的教学观念不能适应当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需求,利用《典范英语》实施教学和评价,可以有效改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典范英语》作为英国学生语言学习的内容,语言语法中纯正、通顺,在英语教学上成为“典范”之作。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要求初中生了解中外的文化不同,加强文化大融合的观念,促进初中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方法。
        《典范英语》[2]中的很多内容都来自于文学著作,初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慢慢的吸收内涵的文化气息。建立外国文化观念,形成英语的语感,提升英语运用的综合能力,促进身心协同发展,培养人文素养人才。《典范英语》既是英语教学的工具书,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英语情感的途径。《典范英语》内含有故事、对话等等丰富的阅读内容。在《典范英语》下实施英语教学,可以增加初中生的英语词汇量,拓展初中生的英语理解视角,了解语法知识,促进初中生语篇能力的养成。《典范英语》内还含有丰富的语音朗读,初中生可以通过坚持收听纯正的英语朗读,纠正初中生自身的口语表达不足,提升初中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在《典范英语》教学下,教师也要形成一套完整的、全面的评价措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保障初中生能正确、流利地进行语言口语表达。其次,教师的合理评价,可以使初中生扬长避短,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初中生的英语技能的形成。
        二、《典范英语》教学下的评价策略研究
        (一)建立合作小组评价方式
        《典范英语》课堂教学下,评价与反馈对于英语教师的教学和初中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建立合作小组进行评价可以有良好的效果。建立合作小组评价方式,可以提高初中生之间的学习积极性,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激发初中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建立合作小组的评价方式,也能有效实现《典范英语》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学好英语,热爱学习英语。建立合作小组评价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初中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合作小组评价方式分为建立课堂教学评价和实施反馈评价。[3]首先是合作小组课堂评价及反馈的建立体系:在小组合作英语学习评价和英语的学习相联系,英语教师先为《典范英语》中的每个知识点、重点、难点或者作业及活动等等选定一定的分数,依照每个小组的表现、掌握情况、合作意识、学习积极性等等各项指标进行测评,表现突出的小组采用加分鼓励。英语教师在每周结束时,对本周的学习表现情况给予总结并且展示给各组成员,教师和小组成员共同评选表现良好的小组以及小组内的个人,发言鼓励和发放奖品,也可以把好的作品进行公示,让各个小组进行观摩和学习。完善小组合作评价方式有利于激发出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潜能,提升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实现团结协作,又形成竞争性英语学习,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典范英语》下的评价措施更适应于初中生的英语教学课堂。
        其次,在《典范英语》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学评价实施之后,教师要善于对初中生的评价效果进行反馈总结,有利于在不断地实践中改善评价措施。在课堂教学小组合作评价之后,仍然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理论基础足够的情况下,在实践中很难发挥较明显地效果。例如,英语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评价时,往往着重对每一组的组长代表进行评价,而常常忽略对每个组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比如:英语教师让初中生对《典范英语》中的部分段落进行朗诵,再使各组长相互考查朗诵情况,表现优秀的组长进行嘉奖。这样的评价方式会使初中生产生不平等、不平衡的心理反应,英语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评价方式时,要注重对每个小组以及每个小组的各个成员进行完整的评价,让每个初中生都能在评价机制中找到自身不足,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英语教师在编写小组合作评价标准,再让初中生遵循小组合作评价标准编写评价表,把每个小组的成员的各项进行测评,如实填写。评价表包括英语课堂举手情况、课堂笔记记录情况、上课不遵守纪律情况、作业书写正确情况和组织活动参加情况等各个方面进行测评。各组长对本组员进行测评,如果本组组长表现优秀可以让另外一组组长进行加分奖励。这样就更加完善的小组合作评价机制。

在这样的《典范英语》指导下,实施小组合作评价的方式对初中生的英语学习进行详细评价,不仅锻炼了初中生自我学习、自我监督,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是小组之间产生互相学习的竞争意识和为小组争光的光荣,是初中英语课堂丰富有趣,课堂的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二)通过片段表演进行评价的方式
        《典范英语》作为初中生英语学习的材料,重要的其中一点是它的内容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并且包含丰富的片段表演素材,使用《典范英语》练习初中生的口语,对初中生是非常有效的教材。[4]那么,初中英语教师可以以《典范英语》为教学范本,将其中的精彩片段提取出来,编写成小剧本的形式呈现给初中生,也可以组织初中生门自主编写小剧本,教师只指导,也能锻炼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初中生按照编制好的小剧本进行小组表演,通过小组的片段表演锻炼初中生的口语练习,分阶段的对初中生的口语考查,再评价,提高初中生的口语能力。这种运用《典范英语》为素材的片段表演式的评价方式需要初中英语教师具有较高的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让初中生在片段表演中感受和体会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并善于指导初中生在英语口语运用时如何表现,表情、语速、发音等等都要同时恰到好处。当教师把自身丰富的知识与口语表演模式教授到学生,那么可以有效地促进初中生英语口语练习的主动性,才能更好地实施评价机制,指导初中生的不足,使初中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有效提升。
        初中生在《典范英语》中的片段表演之后,教师要对每个表演小组成员进行口语评价。在几分钟的表演中,可以表现出初中生的口语水平,对于口语练习较好的初中生,教师指出,并引导其他学生学习,口语水哦平较低的学生,教师也要积极鼓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并指出自身存在的不足。教师在评价的时候,要对本次口语表演较上次口语表演进步的学生给予嘉奖,激发学生口语练习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片段表演评价的实施,初中生的口语有明显的提升,并且初中生在这样的评价方式中,体会到了学习过程带来的欢快和与成就感。遵循着《典范英语》为基础的观念,编写的片段表演评价方式,有效提升初中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提升英语综合能力,对英语教师的教学发挥着指导作用,也表现了初中生的课堂肢体地位。
        (三)通过故事改编进行评价的方式
        以《典范英语》作为教学教材的基础,选择教材其中的一些文章中的某些精彩片段,展示给初中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故事改编,阶段性的展示自己的故事改编成果,以口语的形式让同学们赏析,进行评价。小组的前期准备阶段以及最终的故事改编口语展示都是很重要的部分。在前期的故事改编准备中,英语教师需要对初中生进行指导,让他们根据自己小组的选题进行搜索,并进行情节分配。初中生可以通过图书、网络或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发挥想象进项故事改编。最后在班级中小组进行英语故事口语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观看并共同参与评价。测评内容包括故事改变的呈现形式丰富立体程度,成员语言表达、口语交际能力的展示等等,进行综合考查。每个小组最终获取的分数应当是该小组每一名成员的最终测评结果,组内不设置不同的评分,能够避免初中生由于重复观看测评形成不客观的评价方式。在展示过程中,表演小组之间互相测评,可以让初中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肯定对方的优秀之处,也会树立自身的自信心。在小组故事改编展示之后,可以增加即兴口语表演的环节,让初中生通过发散思维创新一段故事情节,初中生可以自主发挥语句,积极鼓励初中生大胆创新。在这个即兴展示环节,优秀的同学可以适当加分,鼓励初中生都积极大胆,发散创新。最后,英语教师也参与评价,教师可以更客观、更专业、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初中生们英语学习的水平,口语能力训练的提升情况,以及及时更改教学方式和评价策略,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方法。
        以《典范英语》为依托的故事改编评价方式,更深层次地锻炼初中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小组互相评价的过程中,既有英语口语的展示,也有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对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有帮助,也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强大能量。《典范英语》的输入,对完善了教师在初中生学习中的教学评价模式,培养了初中生的合作意识,获得团队的成就感,也促使初中生的英语创造力的培养,逐渐形成语言中的发散思维。
        结束语
        以《典范英语》为基础的英语教学评价,在教师地不断实践和探索中,建立合作小组评价方式、片段表演的评价方式和故事改编的评价方式对于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有很大成效。通过《典范英语》的合理运用,培养初中生的口语表达、口语交际能力,促进英语阅读水平和英语综合能力的建立,还能有利于初中生获得良好的英语听力训练,有利于初中生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有所提升,激发初中生的语言天赋,促进培养全能型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文芳.基于“支架”理论的我国英语教学研究现状述评[J].鸡西大学学报,2012(01):90-91.
        [2]陈丹丹.典范英语[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9.
        [3]郭砚冰.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4):53-64.
        [4]许华琼,胡中锋.形成性评价及其反馈策略[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01):23-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