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8期   作者:王志田
[导读] 目前,中职美术课程作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
        摘要:目前,中职美术课程作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其中美术欣赏课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中等职业教育必须重视美术欣赏课的重要地位。本文主要针对中职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展开分析,阐述了五点关于美术欣赏课程的方法,希望对今后中职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水平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职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方法
        美是一种向往,一种文化,也是当前人类追求。中职院校开设美术课程,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美感,而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成为艺术家。因此教师需要以此教学目标,开展课程教学。与此同时,美术欣赏是艺术创作的前提,学习美术欣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观。但每一位学生对美术的理解程度、综合素质和选择艺术专业的目的是不同的。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当前社会的需求,学习新的教学方式,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提高和学习。
        一、中职院校开设美术欣赏课程的必要性
        美术欣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见解对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提高对美术的鉴赏能力,最终显著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而美术欣赏课恰恰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促进了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获得正确的审美意识,为未来社会生活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中职院校开设美术欣赏课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美术欣赏课可以加强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缩短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发现美,体验生活中的美,从而产生对美的正确理解,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中职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趣味教学法——激发对美的兴趣
        虽然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有美术欣赏课,但美术欣赏课在整个美术课程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学生通常对美术欣赏课程的理解较为片面和模糊,大部分教师同样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了消除学生的这种想法,使他们对美和美学有强烈的感情,教学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开始。对于处于青年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强烈感官冲击的流行艺术作品。教师在美术欣赏课程开始时,可以选择学生喜欢欣赏的作品类型,向学生展示并简要介绍作品,并逐步引导学生了解课程的目的、意义、必要的概念和知识,从而使得学生潜移默化的进入到美术欣赏课程的学习当中,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并了解学习带来美术知识的多样化魅力。在美术欣赏课堂上采取趣味教学的方式,使得课堂氛围活跃,并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知识学习带来的乐趣,为审美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头脑风暴法——开启对美的理解
        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学应避免僵化,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独立思考问题和相互讨论问题,并有效地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在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同一幅美术作品,但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决定了美术欣赏的过程可以增强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头脑风暴法可用于美术欣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感受。

在向学生展示作品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出作品的主题或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可以在头脑中寻找对主题的直观理解,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在艺术作品中体现主题。展示完作品后,老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欣赏,并让学生通过讨论来交流他们对作品的所有看法。在老师给出所有关于美术作品的信息后,让学生欣赏并总结美术欣赏后的个人观点。并且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讲述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有不同想法的学生可以提出意见,并分析自己的想法由来,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灌输式教学,不断将所学应用于美术欣赏实践。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仍然起着主导作用,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吸收课堂所讲解的内容,从而更好的将所学的欣赏能力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三)情境教学法——增强美感
        在一件艺术作品的背后,往往有丰富的思想和文化,例如,蒙娜丽莎的微笑这一作品,其价值极高,学生在欣赏时可以发表自己对该作品的见解,并分析当时画家所处的环境,掌握作品所表达的真正意思。利用情境教学方式,让学生融入到画中,产生共鸣,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还原或创造一种情境,让学生体验美,思考美,形成自己的美感。
        (四)项目教学法——形成对美的态度
        在中职美术欣赏课的学习中,一般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美术欣赏知识的能力时,教师应逐步移交课程的主动权,让学生积极学习和培养美感,形成自己的审美态度。因此,教师可以采取项目教学法,一般在课堂上使用项目教学法时,通常是教师安排美术欣赏课的主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组完成课堂任务。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观、拍照或从互联网上下载有分歧的项目,自由想象和展示符合主题的作品。之后,小组讨论决定选择一个或几个作品,并通过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完成课程要求。
        (五)课外实践方法——参与美的体验
        在中职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讲解外,教师应结合课外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引导并鼓励学生关注和欣赏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让学生在课堂上定期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美的体验。教师应评论和总结学生的观点并给予指导。第二,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美术欣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美的魅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在中职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因此,教师将新学习的教学方式引进美术教学课堂,加强学生的美术基础,为我国的人才建设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姜莹莹.中职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分析[J].新课程(下),2014(12):78-78.
        [2]李彦娥.浅谈中职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J].读与写(教师),2018(2):122-122.
        [3]陈娅群.中职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J].新课程(教师版),2016,000(006):7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