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创新管理思路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期   作者:陈双琴
[导读] 班主任应该在新时期改变传统的管理思维,重视结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多样化的管理指导
        摘要:班主任应该在新时期改变传统的管理思维,重视结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多样化的管理指导,通过多种班级活动的开展锻炼小学生的集体意识。这是因为传统的管理方式与思路不能调动学生们的探索兴趣,也没有符合班级学生体现出的成长需求,限制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所以本文认为班主任应该在新时期改变之前的管理思路与具体方式,结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与认知特点开展创新性的班级管理,这样利于构建更高水准的班集体,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关键词:班主任;创新管理;小学生;班级管理;健康成长

        前言:研究指出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关注到新时期所提出的要求,认知传统教学以及管理模式不符合当前学生健康发展所提出的需求,需要在原有班级工作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探索。班主任应该对传统的班级管理思维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学生所体现出的成长需求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性的探索与运用,立足通过班级活动建设来提高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围绕多项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这样有利于收获更高层面的班级管理效果。
一、班主任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激发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在对小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普遍认为问题学生是一个最难管理的群体。但是要想对班级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提高整体管理效率,班主任则需要分析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学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不能出现一刀切的现象,而是需要对每一名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个性成长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虑,立足实际制定个性化的班级教育方案。
        强制性管理是一种最无效的管理手段,也不能引导学生实现有效的发展,所以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管理过程中摒弃之前一些错误的管理方式,通过和学生进行贴心交流来拉近彼此距离。要分析学生在班级和知识学习中出现问题的背后原因,掌握学生在成长中所遇到的各种困惑或者问题,给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合理性的建议[1]。这样会让班级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爱,避免学生在强制管理中出现逆反或者是厌烦的心理,积极参与到班级各项活动中以提高他们的责任感。
二、班主任应该在新时期下营造新型师生关系,促进自身和小学生的情感交流
        因为新时代下的小学生更加具备鲜明的个性成长需求,在对他们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革新之前的管理模式,结合实际情况与教育管理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所以班主任应该对传统的班级管理思维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学生所体现出的成长需求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性的探索与运用,立足通过班级活动建设来提高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基于此,本文认为班主任应该在新时期下营造新型师生关系,促进自身和小学生的情感交流。


        第一,班主任应该对现行班级管理的各项要求与需要达到目标进行全面的思考,分析应该进行什么样的班级管理。在对小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最为重要的目标是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需要让学生具备集体意识,在班级生活中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所开展的班级管理最终是为了给学生的全面和健康发展提供服务,班级建设与活动开展都是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
        第二,班主任需要在遵循当前学生特有的心理认知规律基础上以激励式为主对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班级管理需要关注到每一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成长需求,在进行管理过程中要遵循小学生所体现出的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要以激励制度为主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生活和课程学习的兴趣[2]。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立多种形式的奖励制度,围绕学生的表现对他们进行一些学习用品的奖励,更加需要对他们进行精神层面的肯定和认可。
三、班主任应该将新型教育方法深入到班级管理中,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班级管理是一项特殊性的管理活动,班主任必须尊重每一名学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教育管理。班级管理并不是强制性的对与错的管理,而是要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实施有效的教育引导,立足多项班级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在选择班级干部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良性的竞争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竞选班干部。在选拔班级干部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通过民主选拔和公平竞争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报名和能力展示。
        同时,班主任需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班级建设的目标指导学生参与到多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区义工的活动,也能围绕雷锋活动日或者是宪法日等特殊日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时间教育指导,立足实践加深小学生对优秀品质的认知,也能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遵守法纪以及爱护环境等优秀精神品质[3]。通过开展多个方面的班级管理,班主任能改变之前的管理思维,更加符合新时期提出的班级管理需求,立足多种管理活动的开展强化小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与实践能力,逐渐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结论:综上得知班主任应该在新时期改变之前的管理思路与具体方式,结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与认知特点开展创新性的班级管理,这样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创新性与实效性。本文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与认知需求提出多个方面的管理策略,希望给班级管理提供更高层面的指导,逐渐强化班级管理的实效性与创新性。

参考文献:
[1]何秀芹.用心管理,培养卓越人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之我见[J].知识经济,2020(18):87-88.
[2]苗钟国.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中的创新与途径[J].学周刊,2018(21):166-167.
[3]杨丽丽.创新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9):191-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