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期   作者:李本才让
[导读] 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逸夫民族中学 青海 同仁 811399
        摘要:概念是许多学科教材中都有的内容,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科目等,概念是学生学习某一知识的基础内容许多知识都是在概念下转化解决的。初中阶段数学教材中就有较多的概念,学生有效掌握这些概念,对其数学能力的提升有积极意义,初中生面对陌生的知识本身就有一定的压力,如果再让他们自己去理解概念就更难了,因此需要教师采用一定的方法将数学概念为初中生引出来,让初中生能更容易的去理解概念。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兴趣;情境
        概念的建立是概念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形成抽象思维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属性不同,其概念的类型也不同,相应的就是概念引入方法的不同,例如在初中阶段会学习一些图形,图形是一种比较直观的形象,因此教师可以以直观法来引出相应的概念。还有一些知识与生活相关密切,并且大多题型都与生活有较大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法来引出概念,概念的不同知识属性的不同也必然会有不同的引入方法,下文笔者以一些案例来分析,概念的引入方法。
        一、教学中概念的重要性
        1、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阶段,学生对自然界和周围的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一时期,是培养他们数学兴趣以及探究精神的重要时期。在数学概念的学习中,概念引入是特别关键的一环。良好的课堂引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有准备、有目的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2、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良好的概念引入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成功的概念引入可以使教师顺利地进入新课程的讲解,有效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同时,概念的引入方法得当,学生理解和掌握得较好,也会节省教师讲授新知识的时间,易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全面提升初中生的素养
        学生自身对概念教学的影响主要是已有经验和思维能力。已有经验包括已有知识经验和已有社会生活经验。已有知识经验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新概念,但是,社会生活经验对新概念的学习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加之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不强,导致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停留在具体表象层面。因此,全面提升初中生的素养,首先应重视学生观察和体验,以增强学生的数学表象和数学模型意识;再通过剥离数学概念来锻炼学生的思维。


        二、概念的优化方法
        1、创设活跃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就尤为重要。初中生在这种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会更轻松。由于没有压力,学生就会无意识地主动建构和掌握概念。但是,创设教学情境的误区不容忽视。如果教学情境过多、过大,非数学的因素会较多,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在与数学无关的内容上;若果情境过难,会引起学生的畏惧感。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有利于概念教学的情境,避免陷入创设情境的误区,要使所创设的情境有助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唤起与概念相关的表象,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概念的巩固与深化
        从认识的过程来说,形成概念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巩固与深化概念则是识记和保持概念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概念的过程,即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在概念的巩固与深化阶段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注重概念的理解,包括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是注重概念的运用,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应用到具体的日常生活和数学问题中,从而使学生真正获得概念;三是注意概念体系的建构,数学概念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概念之间的联系,就形成了一定的概念系统,对数学概念体系就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但是,数学概念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数学概念的特性进行教学。
        3、以旧概念的复习引入新概念法
        一个概念并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处在一定的概念系统中,处在与其它概念的相互联系中,学生的学习都是通过概念同化习得新概念的。学习复杂概念之前,先学习更一般更简单的概念(即上位概念),以这个上位概念作为新概念的先行组织者,联系学生已学过的有关概念来阐明新概念的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实践表明,用先前的一个概念推导出新的概念,这样的既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新的概念,又能使知识结构形成的更完善,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
        三、总结
        教师应在认真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有效地组织适于某一数学概念的操作性活动,并将此活动置于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这样,教师在概念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从活动的操作开始引入概念,在操作的过程中建立概念,适时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抽象出概念的定义,在操作结束时运用举例、变式、比较等方式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扩展概念的外延。初中数学概念虽然对初中生来说是有难度的,但是教师的方法得当,学生也比较容易将初中数学概念掌握,并能合理的加以应用,也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张秀丽.教育科学,2013(10)
[2]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常见误区[J].叶新和.教学与管理,2013 (28)
[3]提高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徐顺湘.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09(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