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小儿常见病,发病率高,且具有传染性。有时患儿病情较严重,可致死。故此,早期识别诊治手足口病,至关重要。希望通过本文分享,您对手足口病能够有进一步的了解。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 HFMD)是指一种由肠道病毒所致的传染病,其中,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涉及20多种,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手足口病,多见于年龄低于5岁的儿童,临床上,表现出低热、厌食、口痛等症状,手、足、口腔等部位可见小疱疹或者是小溃疡。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在一周左右时间可自愈,少数患儿可能出现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水肿、心肌炎以及无菌性脑膜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迅速,可能死亡。
手足口病的鉴别区分
(1)手足口病的疹子与荨麻疹的疹子区分
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过敏性食物、药物或昆虫叮咬所致的水疱、丘疹等皮疹。荨麻疹的疹子,呈现出淡红色或者淡褐色,摸起来比较硬,大小不一致,周围没有红晕,伴有剧烈瘙痒症状,夜间尤其突出,严重时,会影响孩子睡眠,可群集,也可散布,胸背与四肢比较多见。
手足口病的疹子,多表现为大米状、椭圆形白色水疱,周围可见红晕,不痒,多分布在脚掌心、口腔、手掌心与指腹等部位。
(2)手足口病的疹子与水痘的疹子区分
水痘是一种由于感染水痘病毒所致的疾病,水痘的疹子一般会分布全身,胸后背最多,且手掌、手指、头皮与脚底等部位也可能出现疹子,非常痒,呈透明水泡,泡内可见大量液体。
手足口病,疹子集中分布于手、脚、屁股与口腔黏膜等位置,泡中液体少,相对干瘪,伴有口咽或者口腔溃疡,孩子因为咽痛经常拒绝进食。
(3)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区分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感冒,临床门诊中,100个感冒患者中约有5-10个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位于口腔中。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开始是灰白色小丘疹,周围红晕,随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同时存在丘疹、溃疡与疱疹。
手足口病,嗓子里面先有疱疹,随后病情发展,延伸到手掌心、脚掌心,且伴有发烧症状。
手足口病可自愈吗?
手足口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成两种情况:(1)第一种情况,轻症手足口病,约占99%,仅仅表现出发烧、疱疹等表现,可居家护理,只要护理得当,随着自身免疫力提高,可清除掉病毒,1-2周左右,孩子可自愈。(2)第二种情况,重症手足口病,约占1%,出现系列并发症,如循环障碍、肺水肿、脑脊髓炎以及脑炎与脑膜炎等,多是由EV71感染所致,需要引起重视,一般要求住院治疗。此类手足口病,若是未能及时诊治,可能致死。
手足口病如何治疗?
(1)一般治疗。若是手足口病患儿未出现并发症,预后一般较好,多在1周左右痊愈,故而对症治疗即可。确诊后,需隔离患儿,接触者注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加强对症干预,做好口腔管理,衣服与被褥保持干净整洁,衣着舒适、柔软,且勤更换,勤剪孩子手指甲,必要时,包裹双手,防止将皮疹抓破。臀部有皮疹的孩子,及时清理大小便,维持臀部清洁干燥。可以给予抗病毒药物、清热解毒中草药,适量补充维生素B与维生素C等。
(2)合并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特别是重要器官的功能,如心、肺、脑等,危重患儿需观察血糖、血气指标、血压及胸片等变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重要器官,若是伴有颅内高压需及时处理。出现呼吸衰竭征象者,如呼吸困难与低氧血症,必要时,尽早机械通气。稳定血压,另外,若是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与DIC等重症,需根据实际情况,对症处理。
(3)抗病毒药物治疗。由于抗病毒药物一般在发病24-48小时前使用,效果最佳,故此,我们确诊孩子是手足口病时,已经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故而不提倡使用抗病毒药物。
孩子得了一次手足口病,以后会再得吗?
多种肠道病毒均可能导致手足口病,病毒种类多,且各病毒之间,甚至同种病毒不同血清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保护,故此,孩子得了一次手足口病后,由于感染不同病毒(或者同种病毒不同血清型),还是有可能再次得手足口病的。故此,我们一定要注意手足口病的预防。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第一,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后,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儿童不可喝生水,也不要吃生冷食物,不要让孩子接触患病儿童。
第二,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更换尿布以及处理粪便后,都要认真洗手,并且污物妥善处理。
第三,婴幼儿所用的奶瓶及奶嘴,应该充分洗干净。
第四,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且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家庭环境保持卫生,室内多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且床单被套、衣服勤晒。
第五,儿童若是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到医院就医。每天,孩子的玩具、个人用品以及餐具等都应该消毒清洗。
总之,手足口病对小儿的危害大,且发病率高,故此,家长们应该对手足口病有所了解,尽早发现,尽早处理,以免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