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期   作者:杨臻桢
[导读]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摘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富学生情感经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形式固化、阅读主体不明的问题,束缚了学生思维,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降低了课堂效率。新课改教学背景下,教学方式已经更改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局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文本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评价鉴赏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综合素质;实践;
        1.带动学生学习热情
        语文阅读作为小学学习当中的重要学科,应该受到学生重点重视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学生缺乏阅读量,不喜欢读书,这就从根本造就了学生对语文的不重视,采取消极的学习态度来对待语文学科。传统教学中多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作为课堂中的主体,将教学内容一遍又一遍教授于学生,学生只是单一作为“聆听者”就好,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来进行阅读教学,因此我们需要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本教学内容中来。例如:讲到《孔子拜师》这节课的时候,提前一天我让学生看了做好预习,告诉学生们“第二天讲这节课的时候有表演比赛”,虽然表演的形式没有告诉学生,但是学生们兴致勃勃的回家预习准备去了,当天的课上我将学生们分成4个小组,让学生们自己通过预习的课文内容来分配角色,通过小组的努力将课本内容表演出来,进行比赛看哪组表演的最好。本文中有孔子与老子的对话,还需要有一名同学负责旁白,表演需要三人配合完成,初次表演学生们的创造性真的很强,将本文生动的表演出来,还将本文做了合理延伸。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学生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将自己的课堂身份由“聆听者”变成了“参与者”,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让学生爱上了阅读。
        2.转变教师观念,提高阅读水平
小学语文采用的阅读教学方法与传统应试教育有着很大区别,阅读教学对教师个人教学水平有着更高要求。教师既要吸收传统教育中的优点,又要发掘互动性教学的潜能,将两者相互融合又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加以完善,总结出更适合小学学生的学习阅读方法。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探索新的教育方法,通过阅读教育书刊来丰富对教育方法的知识量,从而达到最好的精神状态教书育人。这样,才会让学生的阅读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去欣赏,学会审美,才能主动去阅读,阅读的范围也更广。
3.班级读书交流会
  定期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在班级交流会当中,让每一个孩子都准发言,把最近看到的自己喜欢的书分享给大家,告诉我们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因为什么喜欢读这本书,在这样的交流会中,孩子们都畅所欲言,有的说喜欢《三毛流浪记》,有的说喜欢《诗词中的科学》,还有的人喜欢《小兵张嘎》,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独到的想法说出来,让别的孩子也对这本书产生兴趣,就在不断的交流分享当中,班级的阅读气氛越来越好,而且孩子们也自然而然的养成了阅读习惯。


        4.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
        想要真正的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就要想办法进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当中,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优缺点,做好性格统计,通过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做好教学方式差异化,因材施教设定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制定出符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思维,从而发掘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开发自己特有的学习思维方式,肯定学生与学生之间阅读的差异化,正确的引导学生多提升自己的阅读短板,加强对不喜欢的文学体裁的阅读。每个学生都应该发掘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保持最高效的学习状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单纯的像“复读机”一样,重复又重复的一股脑将知识的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的道理。例如:在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课中,我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中国被帝国主义侵略时期的录像,让学生感受一下当时的华夏神州是多么的屈辱,播放完视频之后让我大声朗读出本片文章,孩子们听的十分认真,我观察到有很多孩子听到周恩来说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候非常激动,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几个问题“周恩来为什么要这样的志向”,“如果自己身处那时环境你会怎么办”,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都回答出自己的答案,最后我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阅读《小兵张嘎》,结合课本内容与课外读物写读后感。使用课上的正确引导结合课后读物以及写作的配合,不仅让学生阅读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养成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总结
        在新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变得非常重要,其中小学语文阅读所占比例也会逐年增多,得语文者得天下,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信息化结合教育,分层教学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希望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乐趣,找到学习的方向,让同学们参与到阅读课堂中来。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马秀芳.??课程教育研究.?2018(44)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吕洋洋.??课程教育研究.?2019(13)
        [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 周春晖.??课程教育研究.?2015(31)
        [4]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 陈莉莉.??课程教育研究.?2018(12)
        [5]掌握规律,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J]. 刘世祥,王俊梅.??林区教学.?200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