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阅读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期   作者:王敏
[导读]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
        摘要: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不仅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板块,它也是学生学好学科的必修课程。阅读教学是小学教学的基本环节。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用的时间最多,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小学阶段教学目的能否实现,教学要求能否全面达到。小学生入学后,就学科而言,摆在他们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尽快地学习和掌握书面语言。阅读教学则是最直接、最重要地掌握书面语言的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动。在整个小学学科教学中,阅读教学在整个小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阅读;小学生;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明确好教学目标。要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当好辅助者指导者的角色,通过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以下是我的个人浅析:
        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文章作者产生心灵沟通,强化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人格健康成长。 新课程改革催生全新教学理念提出,阅读使学生和文章作者心与心的交流,通过阅读能够让读者与作者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展开对话和情感共鸣。在小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就可以理解成为老师、文本和学生三者间展开交流对话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读者,学生自身本来就具备一定的认知潜力及积极主动性。所以,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性的展开阅读,体会文本情感主旨。同时小学教材中的很多文本都表达了各种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文字来描写景色、事件等来表达和抒发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将心灵情感通过文字的方式即成为了文章。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不同题材文章中的思想情感,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撩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之弦,使学生真切的体会文章作者寄托在字里行间的思想和情感,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阅读各种文章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和获取积极的情感,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和德育教育,确保学生人格素养朝着积极健康方向顺利发展和成长。
        其次,在授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地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到了更高的阶段,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而逐步提高。


           最后,加强朗读,提高阅读能力。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发展主要处于形象感受阶段,抽象思维还很薄弱,向他们讲解词语的意思,往往会显得枯燥乏味,而很难让其接受。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讲授再讲授,就像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如果在适当点拨的基础上,再加以感受理解,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而且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也更加直观形象。我在教学过程中用指导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结合上下文反复揣摩,渐渐领会其意是较为妥帖的方法。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通俗易懂的句段,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和公式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作适当点拨。这样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因此,我在讲课时,尽量做到精讲,让学生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的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讲,讲在重点处、。通过精讲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读,通过多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外积极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
        总之,阅读训练的方法还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才能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学习之母,它对生活、对工作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对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有直接的作用;对知识的获取、对智力的开发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不搞好阅读就没有办法使知识越来越丰富,视野越来越扩大;不搞好阅读,写作就无从借鉴,语言也不会生动、形象;不搞好阅读,智力也无法提高。因此,我们要认清阅读的重要性,用正确方法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效地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冬晖.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四策略[J].名师在线,2020(10):14-15.
        [2]方艺鬟.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策略探讨[J].才智,2020(10):127.
        [3]邱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描写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9):60.
        [4]李爱芹.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分析[C]. 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荆楚学术(2020年3月).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武汉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2020: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